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章 舞鶴賦帖

來到下一個展廳,很意外,這個展廳只掛有一幅字!

字字珠璣,氣象萬千,一眼看過去,竟給人一種美人起舞的感覺!

好一幅仿米蒂的《鮑參軍舞鶴賦》摹本。

久違了!

這又是一個跟清明上河圖性質相近的,仿製摹本的贗品。

王羲之的《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

米蒂的“鮑參軍舞鶴賦”則是“天下第一草書”。

米蒂的草書造詣有多高呢?

據說便是連天縱奇才的一代書法大家,宋徽宗趙佶,也對米蒂妒忌得不要不要的。

這種妒忌還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數十年如一日,當真是即生趙何生米。

終於有一天。

就是米蒂獻上“鮑參軍舞鶴賦”的那天。

看完“鮑參軍舞鶴賦”之後,忍無可忍的趙佶,決定不再忍了。

趙佶半威脅半玩笑的問米蒂

“卿家書法與我的瘦金體相比,誰更好一些?要說實話,可不要欺君哦?”

這個問題不能答,又不能不答。

說自己的書法比皇帝好?這是實力的欺君。

說自己的書法比皇帝差?這話怕是趙佶自己都不信,不然他又何必問?這又是虛言欺君。

不回答的話,就是蔑視皇帝,還是欺君。

左右都是欺君,這是要被玩死的節奏了吧?

米蒂抹了抹額頭的冷汗,很冷靜地回答道

“陛下的書法古往今來,帝王裡第一;臣的書法,自然是臣子裡第一。”

趙佶愕然半晌,終於是哈哈大笑。

而就在一旁站著的另一位大書法家蔡京,臉皮狂抽,張了張口,終於說不出什麼來。

當時米蒂的內心大抵是這樣的不是我吹啊!若單以草書而論,在座諸位都是垃圾!

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鮑參軍舞鶴賦”,只有一個詞能配得上它——“空前絕後”!

這是公認的評價,別無分號!

現在“快哉風”掛在這裡的“鮑參軍舞鶴賦”,根據下面的落款和題跋來看,當是元末時一位名叫梁時倫的北地才子仿摹的版本。

定定站在這幅字前,良久,方唐鏡突然喝了一聲“拿紙筆來!”

“鬼叫什麼,嚇人一跳!”兩位小廝心裡極度不滿,不過卻並不敢宣之於口。

方唐鏡已經找出六幅贗品,早出了文會的章程,已經是“快哉風”的頂級貴賓,讓他們拿上紙筆,定是要留下什麼墨寶,這也正是文會題中應有之意,哪敢表現出半分不快。

眾人也只道方唐鏡會留下墨寶,都是十分興奮。

每個人都對這個斜次裡殺出來的不之客充滿了好奇。

衡量一個人的文化修養有很多方面,比如方唐鏡對於歷史出名的書畫了解,在沒有網際網路的年代,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少之又少。

知識的傳承在古代是相對侷限和封閉的,很多專業知識只掌握在少數大家族手裡。

上品無寒門,這雖然不是絕對,卻也是大多數時候的現狀。

不是因為個人的努力不夠,而是教育資源的多寡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