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4章 紡車史話

紡織,是華夏文明最早點亮的農耕文明科技樹中最重要的其中一枝。

提到紡織,當然就不能不提起紡車。

在江南水鄉隨處可以見到這樣一個畫面

心靈手巧的大姑娘小媳婦老婦人坐在一個手搖的,簸箕大小的,木架子軲轆旁。

一手輕搖木軲轆的把手,將軲轆轉得飛快。

另一隻手拿著一個拇指大小,筷子長短的,搓卷好的棉花條子。

隨著木軲轆的轉動,從棉花條上抽離出來一條細線,這條細線不斷地纏繞木軲轆上,這就是紡線。

而從木軲轆上紡出的線,則連線到一個轉動的錠子上,漸漸地形成一個梭子狀的線團,這就是紡錘。

一個紡錘纏滿了線之後,又重新放上另一個錠子,接著紡出另一個紡錘。

有了紡錘,才能放到織布機上縱橫交錯的織出布匹。

這就是最普遍的家用紡車。

伴隨著紡織一起出現的紡車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

這從一些壁畫和間接的記載裡可以推測得出。

有史料明確可查的則是出現在揚雄的《方言》之中,當時把紡車稱為“繀車”和“道軌”。

當然這些比較原始的紡車都屬於“單綻紡車”,生產效率比較低下。

松江府作為全大明最達的紡織基地,並不是自古就沿襲的。

這跟一個偉大的女性有關。

沒錯,這個女姓就是後世史書讚不絕口的“棉紡織革新家”——“黃道婆”。

大元元成宗元年(1295年),松江府上海縣烏泥涇村,童養媳出身的黃道婆,年剛過5o。

這一年,她根據自己多年的織布經驗,改革了織機的軋綿和彈綿工具,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三錠棉紡車”。

同時,她還總結了一套紡紗和織布環節中的“錯紗,配色,綜線,摯花”配套技術。

可以說是對織布的全方位提高。

織布分為紡紗和織布兩個環節,只要改造其中的一個,效率就會成幾何極的提升。

“三錠棉紡車”的出現,使得紡紗的效率一下子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了六倍(不是三倍)。

要不怎麼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呢,有了這些軟硬配套的技術,松江的紡織業迅擺脫了落後的面貌,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短短數年就成為全國的紡織中心,松江布行銷全國,一舉奠定了其不可動搖的紡織霸主地位。

從那時到現在已經有近兩百年時間。

這兩百年來,紡織工藝還是沿用那一套,並沒有半點進步。

這一直是方唐鏡心裡的一個謎團,兩輩子的謎團。

因為據史書記載,在黃道婆之後,曾經又出現過一次紡織技術和器械的大飛躍。

而促使這次技術出現飛躍的,就是王禎王伯善。

王禎王伯善,元朝農學家,農業機械學家。

生於元朝大元元年(1271年),元代東平人。

曾任多地縣令,寫下了《農書》《造活字印書法》,明瞭“木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少有的實幹派農業家和明家。

《農書》一書可以說是集漢唐宋以來集大成的農書,方方面面都有建樹,這裡且先不表。

而方唐鏡認為,王禎最大的貢獻在於大大提高了紡織的效率。

王禎王伯善先生的《農書》裡確實記載有數十倍提高紡織效率的方法。

這就是他明的“水轉大紡車”。

前面說過,織布分為紡紗和織布兩個環節,只要改造其中的一個,效率就會成幾何極的提升。

為了說明其重要性,我們將歷史上最著名的英國紡織革命拿來與之相比較。

1733年,英國人凱恩改造了織布的飛梭,使織布的效率提高了四倍。

但是相應的,紡紗的效率卻跟不上了。

1764年,英國紡紗工人哈格里弗斯不小心踢倒了紡紗機。

他正要扶起來,卻現倒在地上的紡紗機還在轉,只是原先橫著的紗綻變成了直立。

這個時候,他突然靈光一閃,如果紡錘豎立時還可以轉,那麼如果並排豎立幾個紡錘,不就可以同時紡很多根紗了呢?

經過一年的改進,他搞定了豎直紡錘的新式紡織機,工作效率提高了八倍,他用女兒的名字命名為“珍妮紡織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