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5章 火星基地(下)

希望號試驗飛船圍繞著火星,短暫進行繞火飛行。

在此過程中,兩顆探火衛星被在智腦計算到的最合適位置上,被釋放了出去,也開始進行繞火飛行。

按照霸天虎工程師們的設計,這兩顆探火衛星的使用壽命約為三到四年。

三到四年的時間,絕對足夠孫誠他們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強大的基地,到時候就無需再從地球上製造衛星,不遠數億公里送來了。

所以一顆探火衛星的使用壽命,他們並不在意。

兩顆探火衛星被飛船釋放到火星軌道上,很快便被喚醒,並開始工作了起來。

希望號試驗飛船作為訊號接收站,來自兩顆火星探測器所收集到的資料,被不斷傳出到飛船這裡,並被智腦快處理之後,簡化成更方便孫誠他們觀看的資料,浮現在飛船內的一面螢幕上。

孫誠仔細地看了一會,臉上笑容漸濃。

“……看來我們運氣不錯,未來幾天內,水手峽谷地帶應該沒有風暴……”

天氣預測是一門需要大量資料收集,同時還得還要消耗海量計算力推演的科學。

就拿地球上各國的天氣預測來看,這種誕生已經過數千年的古老學科,最早人類只用憑藉經驗,用眼睛看到、身體感測到的資料來進行推演,所以出現不實預測非常頻繁,往往還帶著很多主觀跟神話色彩。

天氣預測的真正形成一門完善的科學,是到了二十世紀中後葉。

隨著地理、大氣、地球學、物理等等科學的逐漸完善,衛星跟級計算機的誕生於展,最終讓天氣預測成為了一種可能。

孫誠小的時候,國內的天氣預報還經常十猜九不準。

不過隨著國家科技的展,到他大學並工作後,對天氣的精準預報,甚至可以精確到一天中24個小時的每一個時段的天氣、空氣質量等等。

不同的星球意味著環境、大氣等等必然有所不同,這的確會給孫誠他們的火星探測帶來一些影響。

不過現代科學之所以被稱之為科學,是因為其在展過程中由人類精英們前赴後繼,總結推匯出的一系列公式、概念,隨著完善之後,稍作調整就可被應用於各種不同的環境之中。

希望號試驗飛船上的中央主控智腦,根據兩顆探火衛星收集到的資料,很快就推匯出了他們即將登6的水手峽谷附近地區,未來幾天內的氣壓與溫差不會導致風暴誕生。

換言之,孫誠他們此時來到火星,正是最合適登6的時機。

“既然天公如此作美,我們豈能辜負這美意!”

將兩顆火星探測衛星反饋回來的資料消化後,孫誠不再遲疑,立刻就對希望號試驗飛船的中央主控智腦下達了命令。

“智腦,準備登6火星吧!”

“命令已經接收,船長閣下,希望號即將進入火星大氣層,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可能會有一些顛簸,請注意安全!”

“知道了!”

火星的大氣層與地球相似,這也是地球人不斷提出將火星開成第二個地球的理論基礎。

因為眾所周知,地球之所以能夠孕育出生命,除了它的誕生位置剛距離太陽不近不遠,又有一顆衛星--月球幫助自己抵擋了來自宇宙之中的絕大多數隕石撞擊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地球的大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