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四章 父親年輕時

如果有人試圖阻止裝逼者,裝逼者將盡一切可能,對他進行貼臉裝逼!——裝逼者語錄。

父親叫做6有德,普通的名字,普通的長相,不過曾經他也算有一段不怎麼普通的經歷。年輕時候的6有德,和幾個朋友一起合夥創業,自己開公司。

當年,他們的主攻方向是釣魚業務,售賣魚竿漁具等。然後,融合了達的aR技術、衛星導航和物流行業,對於釣魚行業提供了全新的樂趣,一言以蔽之就是電子釣魚。

如同某個抓精靈遊戲運用aR技術,讓玩家實地跑實地抓一樣。釣魚同樣可以做到類似技術,釣竿上假裝顯示器,或者直連手機。一拋竿,電腦計算機率,模擬現實釣魚的上鉤頻率,本質和抽卡遊戲差不多。

魚竿還設定一些震動,彷彿真的有魚上鉤一樣,釣出來的瞬間還會有一個華麗的動畫。不過釣魚佬顯然不會喜歡一竄虛擬資料,他們至少要的是真的魚。於是公司會在幾天後,給釣魚佬郵寄一條。

郵寄魚的種類,長度,重量,都會和電子魚竿釣出來的一模一樣,或者說公司裡先養著這些魚,他們才能把它釣出來。不過,由於考慮到郵寄的地區問題,公司的業務範圍終究只能在包郵區進行。

當然,僅僅如此,釣魚佬仍然不會買賬。設想一個場景,幾個人在河邊釣魚,其他人都在真釣,只有一個人拿著電子魚竿裝模作樣,這怎麼看都覺得蠢。

為此,公司嘗試了不少辦法。包括宣傳廣告;包括優惠活動,只要買了器具,釣魚隨便釣,釣到魚公司將免費郵寄;包括增加其他功能,比如釣魚時候放音樂等;比如擴充套件釣魚的內容,讓人不但能釣出魚,還可能釣出拖鞋、酒瓶子、褲衩等破爛,極其偶爾的情況下,還能釣出手機、飾等高價值物品。

整個釣魚不在侷限於釣魚,更像是開盲盒。同時,公司還建立社群,讓釣友們可以互相交流,曬自己釣到的魚。談論哪個水域能釣到更好的東西,並且組織活動。偶爾也會出現攀比,但這也是社群文化之一。

這些想法都是6有德一個人想出來的,很難得找到兩個志同道合的人,三人合夥開公司。招募大學生寫程式,和一些魚塘進行對接,廣告營銷,官方補貼……

新公司創業自然是千頭萬緒,不過當年的父親可謂一腔熱血,克服萬難,公司成功成立,三年之後,把欠債還清,然後就倒閉了……

一旦新的創意真的能賺錢,自然會有人眼紅。而那些本身就資金雄厚,技術卓絕的大廠,自然不會放過。

那年,6有德的公司被告了,理由是:他們的釣魚沒有保底機制,屬於賭博。

每次釣魚,自然需要魚餌。既然是電子釣魚,魚餌自然也要買。從便宜的到昂貴,能吸引魚群的度自然大不相同。甚至可以一人吸引一群,其他周圍釣友都受益的情況。

但不論如何,魚餌是花錢的,但魚是沒有保底的。而電子釣魚不論如何像真的釣魚,仍然歸類於遊戲,適用於遊戲法案。

6有德最終輸掉了官司,做出相應賠償的同時,無奈增加了保底。站在河邊滿3個小時,必定出一隻拖鞋,站滿八個小時必定出一條魚,俗稱大保底……

但這畢竟不是抽卡遊戲,釣出的魚是和實體的活魚對應的,並不是隨便改個資料就完事了。如果人人衝著大保底去,那魚是真的可能被釣光的,那他們再釣又該怎麼辦呢?讓他們大保底繼續歪拖鞋嗎?

那段時間,公司非常困難。然而大廠的針對還遠遠不至於此,公司內的年輕人開始接到大廠的邀請,網上開始有傳言說他們操控機率,有人抱怨自己從來釣不到魚,甚至他的妻子也開始鬧離婚……

很遺憾,公司沒撐多久,6有德確實沒有經驗應對這種攻擊。不過總算沒有欠債,女兒成績優秀,不用擔心,她靠自己的獎學金就能活下來。最終,6有德反而一身輕鬆。

在公司瀕臨倒閉之時,6有德可謂寢食難安,焦慮萬分。但真的倒閉了,倒是放下了。回想起自己半輩子,似乎也算幹了點事情,又似乎啥也沒幹,從零開始,到零結束,不覺可笑。

“所以我告訴你,不要老是覺得自己了不起,”父親總結,“我當年也是一樣,到頭來還有啥?”

“哦。”633只是隨口回應,此時一心二用腦子已經在想別的事情。

“我還算好的,我認識幾個,那真的是賠的傾家蕩產。在我看來,創業才是最大的賭博,而且是沒有保底的那種。”

“哦。”

“你在聽嗎?”

“我不在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