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章 為政以德

不過眼下沈亮的身上已經打上了劉宗周的印記,這人既然是師父的朋友,那就是他的長輩。

沈亮就跟著眾師兄一起見禮。

黃道周對張履祥、陳洪綬幾個人都甚是熟悉,看到沈亮,不由問道“念臺,這位是?”

沒辦法,黃宗羲這些人長得太大眾化了,而且年紀又大,跟俊秀的不像話的沈亮站在一起,一下就拉開了差距。

劉宗周笑呵呵道“幼玄,正要跟你說,這位是榮國公之後,賈寶玉,字仲安,是我去歲才收的徒弟。”

眾師兄將沈亮讓出來,沈亮忙躬身行禮“小子賈仲安見過幼玄先生。”

黃道周還了一禮,驚奇道“莫非就是寫出《臨江仙》的那個?”

“正是。”劉宗周摸著鬍鬚頗為自得。

沈亮沒想到這老頭也知道自己,心說文人相輕,還得靠作品說話啊。

黃道周嘖嘖稱奇“去歲我被配到廣西,收到你的來信,說有人以三國為題,寫下《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慷慨激昂,悲壯恢弘,渾然大氣,一虛一實,其意不下於東坡先生。

我在想,能寫出這樣波瀾壯闊之詞者,怎麼著也得是個年過花甲的糟老頭子,沒想到啊,沒想到,竟是如此一塊璞玉!”

黃道周越看越喜歡,沒辦法,誰讓沈亮人長得就叫人稀罕,再加上《臨江仙》的光環,稱一句神童也不為過。

劉宗周笑呵呵道“唉?幼玄切不可如此誇讚,他年紀還小,正是需要磨礪之時,我還準備讓他進太學院,先沉澱個三年五載,等過幾年再去參加科舉。”

沈亮一聽就急了。

去太學院混個三五年?鬼知道三五年後是個什麼光景,看眼下的局勢,恐怕用不了三年五載,關外的韃子就得再打進來,到時候神京城能否守住都是個問題。

沈亮現這大周朝的歷史,跟自己世界的明代有七八分相似。

就連明代出現的那些歷史人物,在大周朝也是零零散散的出現。

雖然沒有了楊慎、王陽明、唐伯虎這些風流人物,但都影響不了大周朝的歷史程序。

關外的韃子可不管你風花雪月,詩詞歌賦,說打你就打你,說搶你女人就搶你女人。

就連歷史上有名的都督袁崇煥、毛文龍、盧象升等人也是死在了歷史節點上。

由此不難推斷,大周朝的命運可能跟明朝一樣,逃不過被異族入侵統治的結局。

眼下已是隆乾十四年,大周朝的喪鐘已經敲響,再有三年,韃子兵入關,所向披靡,以幾十萬人的異族馬踏中原……

沈亮已經不敢往下想了,他覺得自己再不有所動作,恐怕只能造一條小船去南洋跑路了。

但是南洋也不安全,這個時代荷蘭人、葡萄牙人正駕駛著堅船利炮到處殖民,而且海上變數太多,風浪又大,一個小浪打過來,自己就得去見南海龍王。

沈亮這腦子轉的極快,這些想法也都是一瞬間的事情。

黃道周聽了劉宗周的話,搖搖頭道“念臺,你這想法過時了,出名要趁早,想那王勃王子安,六歲能文,九歲作《指瑕》十卷;時年十四歲,作《滕王閣序》,詞章蓋世;十六歲時,幽素科試及第,授朝散郎。

你這徒弟,才比王子安,十四歲的年紀,竟然能作出《臨江仙》這等老辣詞章,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沈亮站在一旁,聽著兩個老頭談論自己,倒也覺得有趣。

黃道周話鋒一轉,說道“仲安,今歲有無下場參考的念頭?”

沈亮聞言,立刻起身答道“好叫先生知曉,學生熟讀四書五經,正要下場小試一番。”

黃道周笑道“老夫雖不在三甲之列,卻也是進士出身,既然你有志於科舉,我便出題考考你。”

“方才你說自己熟讀四書五經,這是科舉制藝的基本,我問你,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該如何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