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1章 再見隆乾帝

隆乾帝對臥榻之側的流寇十分厭惡,這群人就像是一群蒼蠅,雖然不至於動搖國本,但他們噁心人啊,哪裡不打,偏偏要打在隆乾帝的臉上,這讓隆乾帝非常沒有面子。

“原來如此,我就說嘛,一群農民怎麼變得這麼厲害,連朕的三大營都不是對手。”隆乾帝眉頭緊皺,“不過長此以往也不是辦法,王愛卿,你有何破解之法?”

坐在小板凳上的王子騰聽到隆乾帝的話,騰的一下就從小板凳上跳了起來“臣愚鈍,還未想到破解之法。”

隆乾帝似乎早有預料,也沒抱什麼期望。

他的這些大臣們,一個個早就修煉成精,寧願不幹活,也不願意承擔責任。

不過在賈寶玉看來,大臣們成為今天這個樣子,隆乾帝要負主要責任。

朝廷就是一個大的職場,一個好的領導,是整個職場風氣的關鍵。

一個好的皇帝,是能夠贏得大臣們的尊重和信任,能夠激大臣們的潛能和創造力,能夠幫助大臣們解決問題,克服困難。

這一點,隆乾帝的老祖宗陳友諒做的就不錯,甚至昏庸奢靡的太上皇做的也還行。

隆乾帝屬於那種沒有多少本事,還喜歡瞎指揮,耳根子特別軟,沒有什麼擔當的皇帝。

這種皇帝會讓大臣們感到壓抑和沮喪、無助和絕望、失望和憤怒。

尤其是作為一個皇帝,他出爾反爾,答應過的事情,根本不會承認。

而且他話不說透,喜歡讓大臣們自己揣摩。

除此之外,隆乾帝有鍋必甩,偏聽偏信,分辨不清是非,只喜歡挺好聽的,喜歡溜鬚拍馬的,對於認真踏實幹活的大臣,看不見。

最後,也是最大的一個缺點,那就是朝令夕改,讓人無所適從。

隆乾帝執政十四年,換了四十多個內閣輔,還有六部的尚書,那都是走馬燈一樣的你上我下,有的上位僅僅一年,還沒有理清楚前任的賬目,就被隆乾帝拿下。

最著名的圓嘟嘟,前期深的隆乾帝的喜愛,嚷嚷著五年平遼,隆乾帝還跟他上演了一出明君能臣的戲碼,誰知道還沒演兩年,圓嘟嘟就被隆乾帝給活剮了!

有了這些前車之鑑,像王子騰這些後事之師,又怎麼敢跟隆乾帝交底。

隆乾帝屬於那種佈置一個任務,就想著讓大臣趕緊完成,忙忙碌碌的一陣子,做著無用功,事兒都做不完。

這種時候,大臣們只能用“拖”字訣,等隆乾帝醞釀好了,再去執行。

當官事小,小命事大!

所以隆乾帝前期很是看了幾個大臣的人頭,到了後來,被砍頭的就少了,並不是因為後來的大臣比前面的大臣能幹,而是他們變得聰明瞭,知道該怎麼跟這個皇帝相處。

歷史上有名的“不粘鍋”輔溫體仁,在任的時間就很長,相反那些上來就急躁躁的愣頭青,很快就被隆乾帝給拿下。

隆乾帝轉頭看向賈寶玉,問道“仲安,你是跟賊寇交過手的,你認為該怎麼剿滅這些流寇?”

賈寶玉不假思索道“先禮後兵,派可靠的官員去招撫,如果賊寇願降,可招募為兵,若是頑抗到底,便命大軍圍剿,以彰顯皇上的天威。”

隆乾帝皺皺眉頭,對賈寶玉的這個回答並不太滿意。

大周朝的流寇甚多,多是以這種方法,但是流寇降而復叛的例子太多,隆乾帝現在已經沒有耐心跟流寇玩這一套。

“難道不能一鼓作氣消滅這些叛軍?”隆乾帝隱隱有些怒,“此等無君無父之逆賊,不加以雷霆手段,如何知道何為天、何為君,若再招降他們,天底下再冒出個其他的流寇,豈不是會人人效仿?”

對隆乾帝的這個問題,賈寶玉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京城三大營都打不過流寇,想要殲滅他們,必須從其他地方抽兵。

奈何大周朝現在就是個四面漏風的處境,烽煙四起,先鎮守遼東的關寧軍不能動,宣府、大同等地的邊軍也不可擅動。

湖廣、四川、河南之兵又在圍剿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兩個大反賊,唯一可調之兵便是京城周圍幾個軍鎮總兵的兵馬。

不過想要調動這些總兵,先要撥下糧草和餉銀,否則這些總兵也是聽調不聽宣,磨洋工。

不過這也怪不得他們,當初建奴入關,肆虐京畿,全國的總兵帶兵勤王,卻要自備糧草,等趕到京畿之地後,想要入城休整,卻被兵部三天換防兩個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