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5章 秦可卿不見了

第二天,賈寶玉便帶著1o萬兩銀票離開了榮國府。

車轔轔,馬蕭蕭,只可惜沒有兒郎和弓箭,只有華安、武大、賈芸三個人跟隨。

賈家本還有二十多個家奴,史老太君打算都給賈寶玉帶上,卻被賈寶玉給拒絕了。

這些家奴,外強中乾,養尊處優慣了。

便是在黑土村訓練的那十幾個,也已經跑了不少。

對於這些逃跑的家奴,賈寶玉一概不用,全都打他們出去自謀生路。

賈寶玉走得早,前來送行的,只有賈政和王夫人。

兒行千里母擔憂,王夫人的眼淚就跟斷了線的珠子似的,滾的到處都是,賈寶玉可心疼壞了,連忙用帕子給老媽擦拭。

“兒啊,你這次去,別的都不用管,安全第一,若是真打起來,千萬別衝在前頭,知道了嗎?”

王夫人如何不心疼這個兒子,這可是她唯一的一個兒子,是她以後的依靠。

賈寶玉臉皮夠厚,對著王夫人道“媽,別整的這麼悲傷,好像我這一去就回不來似的,你放心,只要得了空,我便回來。

再說您老也可以去天津轉一轉,那裡的城池不比京城的矮,而且漕運達,許多東西京城裡還沒有呢。”

自大周朝立國以來,天津就是防禦海寇的重鎮。

因來往運輸貨物的船隻難以直接抵達京城,需要先在天津轉換小船才能進入運河河道,這就使得天津迅成為一個繁華的中轉碼頭。

有詩人以曉日三漢口,連植集萬艘、東吳轉海輸粳稻,一夕潮來集萬船。的詩句讚揚天津。

由於大周朝漕運鑿通了會通河,溝通了南北運河,使江南漕糧由浙江沿著大運河經天津直達京城。

提高了天津漕運樞紐作用,每年多達四百多萬石米糧由天津源源不斷地轉輸到神京城。

大周的朝廷准許漕船夾帶二成貨物,更促進了商業的展。

所以有“南揚北津”之說,南揚指的是揚州,北津指的就是天津。

說一句天津是京城的咽喉一點兒都不誇張,這也是為什麼後世的大清朝,那麼重視天津的海防,《辛丑條約》,內有拆毀“大沽炮臺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的條款。

因為沒有天津作防禦,京城那就是一個任人宰割的羔羊。

王夫人輕輕打了賈寶玉一下“貧嘴!天津再好,那也不如京城好,記住孃的話,安全第一!”

“放心吧,論逃跑的功夫,誰也追不上我。”

賈寶玉跑的比馬都快,在這個交通全靠馬的時代,他就是無敵的存在。

似乎是想起賈府第一次馬拉松運動會的場景,王夫人破涕為笑,又從懷裡摸出一張銀票來“寶玉,你拿好銀票,到了天津可以取出來。”

王夫人又低聲跟賈寶玉說了銀票的密語,賈寶玉一一記下來。

王夫人說完後,對賈寶玉說道“你這一走就是好幾個月,到了天津,別忘了寫信回來報個平安。”

賈寶玉剛才看了一下,銀票的面額都是一萬兩一張,足足有三張。

這估計是賈政夫妻倆壓箱底的銀子了。

“我知道了母親,你放心,我絕對混出個人樣來,不給咱賈府丟臉。”

賈政連連點頭,看著賈寶玉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從賈府離開,賈寶玉的馬車順著大街往東走,來到玉翔書局的門口便停了下來。

聽到馬車的聲音,一道倩影從屋內飛奔出來,不是襲人還有誰來?

“寶玉,我這裡已經收拾好了,咱們什麼時候出?”

花自芳站在旁邊,不無擔憂道“二爺,要不還是我去吧,天津那地兒人不生地不熟的。”

襲人卻不同意,說道“算了吧,哥哥,你就老實的在京城裡待著,這兒可離不開你,至於天津,又不是什麼龍潭虎穴。

有高其勝、高其強兩兄弟,還有朱成功、王勃和朱漂亮跟著,肯定能開拓一片不一樣的市場。

說不定到時候天津的書局,比京城的還要大!”

花自芳苦笑道“你這一走,帶走了一半的班底,就剩下老莫一個人陪著我了。”

襲人笑道“老莫是老工匠了,技術成熟,正好帶帶新人,咱們的書局以後要開遍大周。”

待出得城來,賈寶玉的隊伍就多了不少人。

馬車的車廂內。

銅盆小火爐噼裡啪啦的燃燒著,車廂內溫暖如春。

襲人一臉好奇的看著坐在一旁的秦可卿,眼神中滿是疑問,見她這副欲言又止的模樣,賈寶玉笑道“有什麼話就說,都快憋出病來了。”

襲人這才問道“二爺,蓉大奶奶怎麼會在車上?”

賈寶玉也不隱瞞,將賈珍的醜惡行徑揭露,襲人聞言,氣的牙根癢癢,罵道“早就聽說東府的珍大爺荒唐,沒想到居然如此的噁心!

不過蓉大奶奶跟著咱們走了,珍大爺和蓉哥兒不會尋找嗎?”

賈寶玉眨眨眼,說道“現在的可卿已經走了,成為了一個方外之人。”

榮國府內。

賈赦起了個大早,他心心念唸的想要去看看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