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章 命運坎坷的七叔

白家的新年與旁人家是不一樣的, 白家有白家過新年的規矩。

剛吃過午飯,裴如玉就想拉著自家木香的小肉手回屋說說夫妻私房話, 裴七叔也放下茶杯準備回屋看書去了, 結果,李紅梅白木香母女倆已經商量開了, 李紅梅說,“今年的餃子調了四樣餡兒, 一樣豬肉大蔥, 一樣羊肉大蔥, 一樣牛肉大蔥, 還有一樣魚羊肉一起的肉團兒餃子。怎麼樣?”

白木香點頭,“嗯, 過年就得吃肉餃子, 一年都有福氣。如玉,七叔,你倆覺著餃子餡兒還成吧?”

裴七叔摸著頜下短鬚, “以前, 我在家裡包過豆腐餡兒的餃子, 親家太太, 你吃過沒?”

“沒。”李紅梅眉梢一顫, 我剛覺著親家七叔不錯,他就要請我吃豆腐餡兒的餃子, 這莫不是想吃老孃的豆腐了?李紅梅微微挺了挺依舊挺拔的胸脯, 風韻猶存的眼珠在裴七叔面頰上一溜, “豆腐裡水多,包餃子還不得漏了啊。”

“那倒不會,豆腐先用開水焯過去了豆腥味兒,再炒幾個雞蛋,發幾個海米,切一些蔥末生薑末兒,最後合在一起在辣油裡一炒,這個餃子不能久放,現包現煮,新鮮的很,味兒也好。”裴七叔唸叨一遍豆腐餃子的做法,顯然深諳此道。

李紅梅越發覺著裴七叔人不錯,雖則自到北疆後就留起了短鬚,略顯得人年紀大了些,但把鬍子去掉再看,這人生得五官清晰,還是那種瘦削斯文的相貌,以前聽閨女說過還是個舉人老爺。若不是她如今的身份是縣尊大人的丈母孃,她都覺著有些配不上裴七叔了。

“其實不必放辣油,素素的也很好。”裴如玉絕對不能接受辣餃子這種東西,他以前在七叔家吃過,咬一口險沒辣個半死。後來裴如玉讓人按著方子做不辣的,味道很不錯。

“如玉,你該多吃些辣。”裴七叔語重心長,“吃辣對身體好。”

“還容易上火。聽說女孩子吃辣會滿臉長疙瘩,特別可怕。”裴如玉一句話,立刻李紅梅白木香都倒向他了,白木香說,“那咱們還是別做辣的了,七叔你要特想吃辣,到時給你炸一碟子巨辣巨辣的辣椒油給你醮。”

裴七叔只好答應,想著婦道人家還真是臭美。裴如玉同丈母孃說,“家裡有我和木香前些天從新伊買回的木耳金針香菇幹,木耳金針一起包素餃子也好吃,香菇泡發後剁小塊兒同豬肉調餡兒最好,我讓窈窈調餡兒,到時請岳母嚐嚐。”

“這個加點辣也別有一番風味。”裴七叔不死心的說。

李紅梅咯咯咯一笑,一甩手裡的彩帕,“這也不用爭,辣與不辣的,調兩樣餡兒就成。到時,辣的捏個花邊兒,不辣的捏平常的餃子邊兒也就成了。”

裴七叔立刻道,“親家太太果真足智多謀。”

李紅梅意味深長的瞧裴七叔一眼,笑嘻嘻的提起爐子上的大銅壺給裴七叔的碗裡添了些熱騰騰的磚紅色奶茶,“親家七叔過獎了,我是伺候我家丫頭和我家那短命鬼伺候習慣了,小時候家裡炸油餅兒就這樣,一個要吃甜的,一個要吃鹹的。做個包子吧,一個要吃豬肉的,一個要吃羊肉的,乾脆兩樣都做唄,也不費什麼事。”

裴如玉忽然想到一事,說,“過年要不要去廟裡給岳父上幾柱香?”

“這不勞你記掛,明兒個年三十,我跟縣裡城煌廟的和尚說好了,過去燒個香就成。他七叔,你要不要一起去?”李紅梅問。

“嗯,一起。”裴七叔家中父母妻兒俱已不在,說來真是個命硬的男子啊。

李紅梅留意觀察,見裴七叔面兒上並沒有什麼傷感放不開的樣子,心下越發有了幾分把握。白木香捏根撒子嘎嘣嘎崩的咬著說,“明天煮幾個羊肉餃子給我爹帶去供上,他特愛吃羊肉。”

“帶什麼羊肉餃子啊,每年我都給他燒好幾棵搖錢樹,好幾筐金元寶,你爹有的是錢,地下大屋大宅的都置辦起來了,啥都買的起。”李紅梅將手一擺,新人在眼前,舊人啥的眼瞅就拋腦袋後頭去了。

白家的習慣是過年的餃子必得自己家人一起捏的才好吃,李紅梅早就讓人調好了餡兒,下午就一起包餃子。北疆天氣冷,包好的肉餃子往外一放,不消個把時辰,就凍的當當的,且放著吃吶,一正月都不會壞。

李紅梅還特別講究傳統,一枚外圓內方的銅板洗的錚明瓦亮,紅柳枝編的蓋簾子上灑上一層粗玉米麵放餃子,大年初一吃的那簾餃子裡會有一枚包銅錢的餃子,等吃的時候看誰能吃到,吃到的那個就象徵一年的好運氣。

大家洗洗手一起包,李紅梅說起古來,“我們家吃十好幾年餃子,從木香長出牙能吃餃子時開始算,哪年的銅錢餃子都是叫她吃到。多玄哪,我們家數她運道旺。”

“我這是天生運道旺。”白木香洗過手挽起袖子,對裴如玉眨眨眼,“還尤其旺夫。”

“是挺旺夫的。”要不是來北疆,他與木香估計做不成夫妻。世間大家閨秀常見,木香這樣的女子,萬中無一。裴如玉忍俊不禁,“我八字也尤其旺妻。”他有了妻子,木香有了丈夫,可見他們是互相旺的。

裴七叔聽這話甜膩的牙疼,懶洋洋的拿個餃子皮撣了撣說,“要不說你倆天生一對哪。”

“七叔說的是。”裴如玉深以為然,他與木香就是天作之合啊。

叔侄倆餃子包的熟練,還能一邊包餃子一邊鬥嘴,李紅梅母女目瞪口呆,盯著這叔侄兩個靈活包餃子的手,李紅梅先結結巴巴的說,“女,女,女婿,你讀書人還會包餃子啊?”

裴女婿謙遜的稍一欠身,“秋闈三天,春闈九天,都是在考間裡吃住,得自己燒飯,這也沒什麼難的,簡單飯菜我還成。”

裴七叔說,“如玉燒的一道茉莉竹蓀湯,比大廚做的都好。他只是不常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