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8章 完結章之八

裴茜定親禮後, 白木香依舊是每天去內書閣用功,讓她有些意外的是, 七月瓜果豐盈, 鳳儀宮的皇后娘娘打發內侍賜了她兩筐瓜果。

白木香讓裴如玉代她寫兩個謝恩的摺子遞上去, 一個是謝太后賞賜,另一個是謝皇后賞賜。白木香很奇怪的跟裴如玉說,“你不是說三殿下跟太子不睦麼,嘉祥公主也跟咱們不好,太子、嘉祥公主都是皇后娘娘的孩子,按理皇后娘娘肯定不會喜歡咱們的, 怎麼還賞咱們瓜果啊?”

這是沒安好心吧?

最後這句,白木香沒直接說出來, 但眼神裡透出來的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柔韌的筆鋒勾連出一個個漂亮剛毅的字型, 裴如玉的眼眸在燈光下垂落出睫毛的暗影,他坐恣端正,執筆的一截手腕懸空,只是看向白木香時眼皮斜挑間瞳仁似寶石琥珀光華流溢, “這有什麼好講的, 官場中縱是不合也不會喊打喊殺,何況是宮中。”

“這個道理我能不知道,我是說,以前也沒見皇后娘娘理會過你我,突然間的。”

裴如玉放下筆,兩張奏章平放在小炕桌上晾乾, “管他呢,咱們又不會在帝都久待。”

“這倒是。”

白木香是真的不懂官場上的規矩,別看她打理家事,平時準備裴如玉官場上的往來是一把好手,收到朝廷賞賜後謝恩是應當的,但像後宮賞賜,一般還會遞牌子謝恩。

如果藍太后陸太后想見一見白木香,那麼自會接下她的牌子令她進宮,如果沒有見她的意思,便會令她在宮外叩謝。

白木香忙著內書閣讀書的事,再加上裴如玉說寫謝恩摺子就成了,她就讓裴如玉幫她寫摺子遞上去,其他的,她便未曾多想,只管忙自己的事。

還是裴茜跟著母親到鳳陽大長公主那裡參加宴會,回來後同母親說,“見著藍表姐,藍表姐跟我說,她進宮給皇后娘娘請安,還聽皇后娘娘提起嫂子來著,誇嫂子是奇女子。”

裴太太拿銀籤子挑栗子肉的手一滯,“藍莉還說旁的沒?”

“也沒說別的。娘,你說藍表姐以前挺不喜歡我嫂子的,怎麼突然說起嫂子的好話來?”

“這誰知道。她慣常委婉的,什麼話什麼事總要說一半含一半叫你去猜。”

“我要不要跟嫂子說一聲?”

“不用。你嫂子現在成天忙的不行,哪裡有空理她那茬。”別看裴太太曾經還有過不大好說的心思,但自從白木香肯跟著裴如玉千里迢迢去往北疆,裴太太以往那些心思早就煙消雲散。何況白木香近年很爭氣,非但自己做了大官,跟裴如玉的情分也越發的好,還生了阿秀這麼招人疼的孩子。

裴太太現在稀罕白木香稀罕的不得了,現在白木香每天得進宮讀書,也沒理空這閒事啊。

至於藍莉是個什麼意思,裴太太誥命是不及藍莉這國公府世子夫人,可一家有一家的生存之道,裴太太也並不很將藍莉放在眼中。

藍莉便是自詡聰慧,裴茜心性簡單好操縱,也沒想到她的如意算盤叫裴太太中途打亂。等了兩日,未見白木香主動到鳳儀宮請安,藍莉摩挲著手裡的帖子,眼中隱隱浮現出不甘。

竟然要她堂堂世子夫人親自請一位村姑!

只是想到國公府與鳳儀宮對白木香的重視,藍莉忍著噁心打發下人去給白木香送帖子,問白木香何時有空,她過去拜訪。

藍莉自認已是將姿態放的夠低,卻沒想到她打發人送的帖子直接被裴如玉回絕了。白木香不在家,裴如玉就以內子近日忙碌,怕無心赴宴為由拒絕了。

藍莉一掌擊在案上,蔥管似的指甲生生折斷三根。

一時倒不知是惱恨白木香架子大,還是裴如玉冷漠疏離的拒絕。

陸國公府的老夫人,也是藍莉的太婆婆看著她剪的齊齊整整的指甲道,“還是年輕,年輕就心急,心急就難免懊惱,懊惱就會出錯。這位白大人不過是個織布婦人,會造織機,會造兵械,官職也高,可她既不管政務也不管軍務,她只管造兵械的事。她官雖高,也只是個官位罷了。”

“祖母,可我聽說不論是陛下還是慈恩宮,對白大人都非常看重。”

“白大人是有真材實料的,她一門心思為朝廷做事,與官場無干,誰都會喜歡她的。可是,她官位高,卻並不管兵械以外之事,我聽說,她給鳳儀宮的謝恩摺子是裴狀元所書。”

藍莉道,“這位白大人讀書不多,怕是不會寫摺子。”

“不。你錯了。讀書多寡,文采如何,對白大人有何要緊?她就是隨便寫兩句話,誰也不會挑她這個不是?從這摺子上應該能明白,白大人所作所為,並非由她自己做主,這應該是裴狀元的意思。”陸老夫人道,“白大人這樣的存在,憑裴狀元的心計,焉能不把她牢牢控制在手裡?”

“可據我所知,白大人性情古怪,以前與裴狀元極是不睦。”

“傻孩子,出嫁從夫,若非夫妻恩愛,裴狀元如何會親筆替白大人寫謝恩摺子。”陸老夫人道,“所以我說你們想錯了,有裴狀元在,斷難拉攏到白大人。”

裴如玉是三殿下鐵桿支持者,三殿下爭儲一敗塗地,裴如玉拼卻前途不要,也要為三殿下說句公道話。

再加上以往舊事,裴如玉對太子的母族陸家是沒有半點好印象的。

但,裴如玉也沒料到,這次陸氏給他挖的坑還真是挖到他的痛處。裴如玉回朝陛見,原是想連任月灣縣縣令,北疆玉門關外的七品小縣令,扔在地上都沒有多看一點的微末小官,要說想升遷不容易,這種冷衙門連任,應該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結果,吏部對他的考評極盡溢美之詞,對他三年任期到後給予的意見是:擢升至新伊同知、通判。

意思是升遷到府衙,做同知通判都可以。

這賤招使的,裴如玉在月灣縣縣令官位雖低,卻是正經正印官。同知通判是正六品,卻是輔官。何況,裴如玉想升官當初就答應唐安撫使接任知府之位了,如今卻來叫他做知府的輔官。

裴如玉當然不願意,可他願不願意關係不大,還得穆宣帝說了算。

穆宣帝召裴如玉陛見,說來,裴如玉稱得上是朝中最頻繁陛見的縣令之一了。穆宣帝問裴如玉的意思,裴如玉道,“為官為事有始有終,臣還是願意在月灣縣多加歷練。”

“月灣縣還有什麼事沒做完?”

“井渠只修了三成不到,外城今年也只能建好外西城外南城,想完全做好,起碼再要三年光陰。”

穆宣帝問,“縣裡哪位官員可堪使用?”

這就是讓裴如玉薦人了。裴如玉有些失望,他是多麼願意連任月灣知縣,裴如玉道,“餘縣丞雖年紀大了,他在主簿一位蹉跎多年,對月灣的政務非常瞭解,於差使也很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