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4章 深海之物

此章為防盜章節,正版內容將在盜版網站訂閱之後上傳。

若想瀏覽正版內容,請移步創世中文網。

...

...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

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

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

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

子必誠其意。

《詩》雲“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

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

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詩》雲“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

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

“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

《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詩》雲“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詩》雲“緡蠻黃鳥,止於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雲“穆穆文王,於緝

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

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

此謂知本”。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

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

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之其所賤惡而闢焉,之其所

畏敬而闢焉,之其所哀矜而闢焉,之其所敖惰而闢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

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