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7章 海上緝私

577海上緝私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求收藏訂閱啊!】

張闊聽朱太谷這麼一說,也不由得點點頭。

先不說金陵四大家族,就單單一個魯家,就足以讓史可法掂量掂量,魯家在金陵一帶的權勢,可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魯家當然不會放過海貿這條賺錢的生意。

而周圍其它的船主們,也聽到了朱太谷的話,頓時心裡也全都輕鬆了不少,這兩天他們也是一直提心吊膽的。

“說的沒錯,除此之外,咱們這些人,每條船可都是向鄭家交了銀子的,一旦出了海,就受鄭家艦隊的保護。

史可法就算是奉了皇帝的命令,可是在這海上,鄭家人的話,恐怕比皇命更有用。”

又有海商在旁邊興奮的說道。

不管是金陵、蘇州這邊的海商,海商杭州那邊的海上,他們每次出海前,都要花大價買一杆鄭家的旗幟。

那代表著,他們出海之後,可以受到鄭家船隊的保護,一艘普通海船是兩千兩銀子,而一艘大海船則需要交三千兩銀子。

雖說三千兩銀子確實很貴了,但這些海商們依舊願意花這個錢。

因為,他們有了鄭家的旗幟後,在東南海上航行,便能暢通無阻,無憂無慮了。

此時,在大明東南沿海的海域上,沒有哪個海盜敢打劫,掛著鄭家旗幟的船隻。

三千兩銀子,這些海商們花的物有所值,也花的心甘情願。

因為他們這樣出海,不用提心吊膽,擔心海匪,或是荷蘭人、西班牙人們打劫他們了。

這也是為什麼,這些海商們寧願給鄭家交錢,也不願交給朝廷稅收了,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他們的做法也是沒錯的。

畢竟,他們如果交了朝廷引稅和關稅,可朝廷基本上給予不了他們多少保護,這筆錢就像是打水漂差不多。

此時大明王朝僅有的一支水師,幾十艘艦船一直停泊在天津衛和大沽口,很少駛出渤海。

一方面,是此時大明水師的艦船,絕大多數都是幾十年前的老船,陳舊不說,還因為缺少經費,早已年久失修,維護不善。

這樣的艦船出海,危險度高,而且每次出海,就得需要不小的銀子,可朝廷拿不出這筆銀子。

於是乎,此時的大明水師基本上,已經銷聲匿跡於大明海域了。

再想想當年三寶太監率領浩大的寶船船隊,南下南洋,甚至一度抵達印度海域,是多麼的風光。

“我可是派人在揚州打聽了,聽說那邊定下的海關收稅可不少,還名頭甚多。

什麼水稅了,又是引稅了,還有其他的,例如什麼附加稅、出海稅等等。

一艘普通海船出海,正常情況下,都得繳納兩三千的稅賦,皇上這簡直想銀子想瘋了,跟明搶有什麼區別。

別忘了太祖皇帝可是定下過規矩的,不能向我們收取稅賦,現任皇帝這是要違背祖制啊!”

一名商船主十分不滿的說道。

“誰說不是呢,咱們這錢要是給了鄭家,好歹能給自己買個平安,這給了皇帝,有什麼用。

皇帝正是因為知道他這條命令,是違背祖制的,所以才沒透過朝廷下令,而是由史可法勾結那個鎮國將軍來幹!”

“哼,皇帝這是眼紅咱們出海,賺的這點錢嘍。都說‘官府不與民爭利’,看看現在皇帝在幹嘛,這樣的皇帝真是……”

“噓!你小點聲,你還真是什麼話都敢說啊!這種大逆不道的話,要是被人聽見了,可是要殺頭的。”

有人趕緊制止一名海商,繼續說這種批判崇禎的話,擔心引來禍事。

“切,怕什麼,在這裡的又都不是外人。”那名海商還不以為然的說道。

“這些稅還只是明面上的,朝廷那些官員們什麼德行,你們想必也都清楚。

不管是申請由引,辦許可證等等,都需要上下打點,餵飽那些官吏。

大家都知道,一進衙門,那就是一張張要錢的手,哪一張嘴沒餵飽,事情都別想辦好。

所以這一次,咱們絕不能開這個口子,否則日後就沒完沒了了。”

朱太谷一臉深惡痛絕的說著,對於此時大明的腐敗,他們可謂是心知肚明。

“說的沒錯,這個口子不能開,寧可交給鄭家‘保護費’,我也絕不交給那史可法狗屁的關稅。”

有海商船隻的船主,一臉堅決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