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1章 崇禎想議和

671崇禎想議和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求訂閱了!!】

“皇上。”

陳新甲等到眾多朝廷大臣都離開後,恭敬的對著崇禎喊道。

“陳愛卿,朕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你去辦。”崇禎屏退左右太監侍女,對陳新甲說道。

看到崇禎這樣的架勢,陳新甲心裡也是咯噔一下子,心道可千萬別是一些送死的活啊,不然老子可不幹。

但嘴上陳新甲還是馬上恭敬的應道“聖上請吩咐,微臣一定赴湯蹈火。”

“朕昨晚仔細思考了愛卿兩日前,在朝堂上所言,‘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深得朕心。

只要朕能在北面,拖住韃子三四年時間,讓他們不再入關搗亂,朕就有把握剿滅國內闖賊等流寇。

到時候,除去了這些流寇,才能讓百姓休養生息,到時候再集中全國之力對付韃子,十年之後,足以徹底解決北方建奴。”

這個時候崇禎說著,眼睛也是閃爍亮光,這確實是崇禎心裡的真實想法。

“聖上英明。”

聽完崇禎這番話後,陳新甲心頭一顫,他已經知道崇禎留下他,是準備讓他幹嘛了,感覺拍馬屁。

而在兩日前,面對韃子的再次入關,陳新甲就曾在朝堂上,提出讓朝廷和韃子暫時議和,為朝廷換取時間。

結果,當場朝堂上的大明文臣武將,便立即陷入了爭吵,有的贊同陳新甲的議和提議,有的反對。

其中,反對最強烈的,便是盧象升,按照盧象升的說法,此時想和韃子議和,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人家韃子不傻,就算人家真和朝廷議和,也必然是想欺騙朝廷而已,韃子是絕不會真正議和的。

韃子做夢都想著入關,怎麼可能留給朝廷喘息的機會。

盧象升是此時大明朝堂上,難得的明白人,他從以往幾次大明官軍,就要剿滅李自成的流寇大軍時,韃子就會立即入關作戰。

他便知道,韃子這是故意讓朝廷無法剿滅李自成等流寇,讓這些流寇一直消耗大明的力量。

如此看去,陳新甲提出的和韃子議和,然後安內,後攘外的辦法,確實對大明很有利,可主要是敵人不傻,就一定不會讓你實現這樣的目的。

盧象升換位思考,他要是皇太極,此時大明朝廷要是提出議和,他便會答應下來。

然後,提出一系列苛刻條件,等到大明朝廷全部達成之後,讓韃子賺的盆滿缽滿時,他們再撕毀合約,繼續該怎麼入關怎麼入關。

議和,也要分時候,分境況,不是什麼時候敵我雙方都是能議和的。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盧象升這樣,將韃子的本質看得透徹。

陳新甲議和的提議,公然在朝堂上提出了之後,不僅崇禎暗中心動了,朝堂上不少官員們,其實也是支援的。

不過,崇禎沒敢在朝堂上,立即同意陳新甲提出和韃子議和的建議。

不然,朝廷要和韃子議和的訊息一旦傳出去,會讓前線那些曾經和韃子浴血奮戰的大明將士心寒的。

而且,不少朝廷官員還是反對陳新甲議和提議的,陳新甲在提出議和提議後,當場就遭到眾多朝廷大臣的彈劾。

直到今天,崇禎再次獲知,多爾袞率領的另外一支韃子大軍,攻破薊州,正朝京城殺奔過來後,崇禎心裡也有些慌了。

於是,議和的念頭,便再次從崇禎的腦子裡冒出來。

可這件事,崇禎不打算明著來辦,崇禎打算私底下先派人和韃子接觸一下,摸摸對方的底。

於是乎,便有了今天崇禎將陳新甲留下的一幕,崇禎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陳新甲去辦這件事,最合適了。

一方面,陳新甲此時身為大明朝廷的兵部尚書,身份算是夠了。

不然,崇禎要是派一個小嘍囉去見韃子,人家一看就知道誠意不夠。

再者,議和本就是陳新甲提出來的,說明陳新甲會擁護崇禎的議和決定,而不是像盧象升那樣強烈反對。

崇禎用陳新甲去辦這件事,可以保密,省的訊息流傳出去,造成朝廷動盪。

“陳愛卿,這件事朕就拜託你了,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被外人察覺到。

朕會給你一道手令,讓鎮守南門的將領,為你們提供方便,即便你派人晚上出城,只要出示這道手令,也會有人跟你們開門。”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