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2章 豪格撤軍,對峙香河

772豪格撤軍,對峙香河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訂閱啊!!】

就在李子霄和多爾袞的清軍南路軍主力,糾纏在河北大地上的時候,崇禎十五年十月十五人,皇太極在盛京駕崩。

比同期歷史上,皇太極差不多早駕崩一年。

要問皇太極為什麼比歷史上早死,李子霄絕對是最大的推手。

這幾年,清軍在白龍軍手上吃了多少虧,讓皇太極多操多少心。

特別是上次李子霄率軍渡海攻入關外,甚至一度殺入盛京城,差點擄走大玉兒,讓皇太極氣急敗壞,身子每況愈下。

而這一次,阿巴泰在遼東半島的慘敗,直接讓原本就虛弱不堪的皇太極,直接吐血昏迷,加快了他的死亡。

隨著皇太極駕崩的訊息傳到入關的清軍耳中,讓山西境內的戰況,最先生了出於意料的轉折。

原本,阿濟格和豪格率領的兩路清軍,已經打到太原北面。

阿濟格被吳三桂擋在了太原北面的天門關,而豪格率領的三萬餘清軍,也正猛攻忻縣。

而忻縣有盧象升親自坐鎮,加上戚威率領的一萬多白龍軍將士在十三日趕到忻縣,支援盧象升。

使得接下來幾日內,豪格雖然派兵強攻忻,折損兩千多人馬,忻縣卻在盧象升和戚威的防守下,固若金湯。

無奈,豪格只得放棄進攻忻縣,轉而向北攻克定襄,忻口,郭縣,甚至在十九日打下了代州,強攻雁門關。

好在,雁門關有盧象升留下的六千餘明軍,又來由於豪格率領清軍攻克代州,讓振武衛大量明軍也逃到了雁門關。

使得雁門關的明軍數量,激增到兩萬餘人,雖然那些逃來的衛所軍,戰力孱弱。

但雁門關內的守軍,還是以盧象升留下的六千守軍為骨幹,依託雁門關雄壯的城關,守住了豪格兩日的強攻。

時間到了二十二日,原本正在進攻雁門關的豪格,突然率軍離去,讓雁門關的明軍長鬆了一口氣。

原本雁門關的這些明軍將士們以為,豪格率軍離去,定然是打不下雁門關,率軍進攻其他州縣去了。

可是,一連等了好幾天,盧象升都沒見到豪格再率軍返回。

甚至,盧象升派出向定襄一帶,打探情報的明軍斥候彙報,說攻克定襄,忻口,郭縣一帶的清軍,全都不見了。

那些清軍帶走了大量百姓和錢糧,消失不見了。

得到這個訊息的盧象升,心裡一咯噔,他以為豪格這是率軍南下,和正在進攻天門關的阿濟格所部匯合,準備全力進攻太原了。

於是乎,盧象升便和戚威率領一萬五千多白龍軍、明軍將士,離開忻縣,火趕往西南方向的天門關。

可結果,當盧象升和戚威率軍趕到雁門關時,現這裡的戰事竟然也已經平息了。

雖然城外的數萬清軍還沒有撤走,但這些清軍卻沒有在進攻天門關。

盧象升和戚威率軍進入天門關後,詢問此時守在天門關的吳三桂,清軍為何不攻城了。

吳三桂告知盧象升,一天前城外的清軍還在攻城呢,就在二十七早上,城外的清軍突然停止了攻城。

並且,也沒有見到有清軍的援軍過來。

聽到吳三桂的講述後,盧象升和戚威都一陣懵逼,搞不清楚豪格率領的那三萬多清軍去哪了?

難不成飛了不成?

可是接下來,讓盧象升,戚威、吳三桂等人更目瞪口呆的是。

原本還在強攻天門關,誓要進攻太原的阿濟格所部,四萬餘清兵,竟然也在第二天,也就是二十八日這天,帶著他們裹挾的數萬百姓和劫掠來的錢糧物資,撤軍了。

一開始,盧象升還以為這是清軍的陰謀,派出大量明軍夜不收,尾隨在清軍後面一路打探。

很快,明軍的斥候們就傳回訊息,清軍確實撤軍了,而且一路撤出了寧武關。

盧象升等人聽到清軍,都已經撤出了寧武關,這絕對不是演戲耍陰謀,清軍這是真的撤軍了。

撤得乾淨利索,撤得某明奇妙,一時間盧象升等明軍將領,紛紛想不明白。

盧象升這些明軍將領們,雖然想不明白,但卻不妨礙普通明軍士卒們,大肆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