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4章 李子霄設計新式炮車

154李子霄設計新式炮車

(中秋過去了,俺也迴歸了,今天的章節奉上,繼續求求收藏和訂閱,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請大家(&¥)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不過,李子霄擴充實力,可不單單只是招兵買馬的問題,裝備、糧秣、器甲都必須要得到解決。

而要解決這些事,靠自己慢慢弄是不成的,他必須要去打下更多地主老財的莊堡,從他那裡獲取更多的錢糧和物資。

眼下的卻正是最好的時機,所以李子霄正在為此做著緊鑼密鼓的佈置,四處放出訊息,收攏流民,同時勒索周邊大戶,為他提供糧秣,以支援他完成這項計劃。

如果那些莊堡大戶們知道,李子霄正拿著他們給的糧秣物資,訓練著手下,準備對付他們,估計這些人活吃了李子霄的心都得有了。

李子霄也覺得這麼做不仁義,可是在這亂世要想成就一番霸業,就得有所為,有所不為,再說和這些地主老財們也沒什麼仁義不仁義好說的。

這些地主老財剝削那些貧苦農民的時候,可沒和他們講究什麼仁義不仁義的。

所以李子霄心裡稍微有的一點點愧疚,在看到外面滿是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流民後,全都消失的一乾二淨了。

至少如果讓他掌控這一片地域,他敢保證讓這裡所有流民全都有衣穿,有飯吃,有田種,只有他們有一雙勤勞的雙手,不會再被活活餓死。

為了更多貧苦百姓有活路,打掉那些吃得肥腸豬腦的地主老財們,李子霄瞬間感覺自己正在進行一項極其偉大的事業。

好,說白了,李子霄就像為自己擴張勢力,打掉那些莊堡大戶們尋找一個合適的理由,讓自己心裡有所慰藉。

作為一個穿越者來說,李子霄前世也看過不少有關李自成的東西,非常不認同李自成的那種流竄行為,深知作為一股要造反的力量來說,根據地是非常關鍵的。

其實歷史上的李自成也不是他不想建立一個自己能掌控的根據地,而是他名聲太大,官軍一開始就盯上了,大軍圍剿,根本就不給他建立自己地盤的機會。

官軍來圍剿他,他打不過,當然就只能逃竄了,否則還不得被官軍砍頭啊,其實他的這種到處流竄,裹挾百姓的打法,也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直到後來李自成帶人打下了洛陽,獲得了大批錢糧,物資和軍械,才讓他有了和官軍正面抗衡的實力。

現在李子霄可沒有李自成那麼響亮的名頭,不會像一顆臭雞蛋那樣,吸引來朝廷大軍如蒼蠅般叮來。

前面有了李自成和張獻忠兩位老哥擋槍,吸引著朝廷大軍的目光,這就恰好給了李子霄安心弄出一片屬於自己根據地的條件。

雖然大明朝到這個時代已經是千瘡百孔了,但是李子霄卻知道眼下大明還遠沒有耗盡元氣,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大明朝廷的實力起碼現在以李自成那些義軍的力量,還遠沒到能撼動他的程度,所以眼下他只默默展自己的實力,等待時機的到來。

之前新兵經此一戰之後,立即便被李子霄全部編入到戰兵隊中,這幫人經歷了這麼一次血的洗禮之後,便能適應戰場的血腥了。

此時李子霄手下一共四隊戰兵,外加一隊斥候,共計四百五十來人,這些都是經歷過一次戰事,見過血的老兵。

這些見過陣仗的老兵,上了戰場,李子霄也不必太過擔心他們會臨陣崩潰,這也算是他手裡此時最強的戰力了。

李子霄將手上一切資源都優先供給他們,好的裝備、武器也先供他們挑選,伙食什麼的也是這些戰兵們吃的最豐盛,頓頓基本都有肉。

李子霄可沒打算講究公平什麼,畢竟一打起仗來,是人家這些戰兵衝殺的最前面,這些也算是人家拿命換來的。

至於李子霄剛剛招募的那五百新兵,全部被李子霄放進了新兵營,進行著最基礎的訓練,他的長槍陣很簡單,幾天就能有模有樣的。

有歷史上一個將軍說過,沒有經過血於火考驗計程車兵,終歸不能成為一個合格計程車兵的,而只有讓士兵在戰場上,才能真正的成熟起來。

雖然新兵訓練時間尚短,許多科目操練還沒到位,但是眼下李子霄沒更多的時間去慢慢的操練他們了,也只有讓他們在戰鬥中成長了。

何況他的長槍方陣短兵相接的威力已經經過多次檢驗,只要不是遭遇到過強的敵軍,想要擊潰他的長槍陣,還真就很不容易。

更何況現在他除了長槍兵,還選拔了一批敢於近身格鬥的刀牌手,加上他的標槍戰術,近戰能力已經不足為慮了。

再加上,李子霄打敗官兵的這一戰,讓他獲得了有一批鳥銃,組建了一個火槍隊,再加上那二十多名熟練的弓箭手,已經讓他的隊伍獲取了一定的遠端火力。

再有那六門火炮,如此裝備質量,別說放眼周邊的這些一股股的杆子了,就是之前的睢陽衛所的那七百官兵,也和他們差遠了。

甲冑方面,眼下他還沒辦法給手下完全解決,雖然這段時間經過幾戰俘獲了一些,也用地主老財送來的物資,自己製造了一些簡易護甲,算是獲得了一批甲冑。

但是這些甲冑基本上卻還是以棉甲和皮甲為主,一些棉甲上綴了點鐵片,就算是鐵甲了,形制不一,很是混雜,數量也只有不足百套。

也就僅僅夠李子霄手下的軍官以及精英士兵使用,所以在分配這些甲冑的時候,讓他也頗動了一番腦筋。

最終李子霄還是以所有手下將士積累的戰功為憑,將甲冑也作為了一種獎賞,放給那些敢戰之士穿戴,這些人才是他手下隊伍的骨幹,理應受到最好的保護。

其實,之前李子霄在提拔手下人擔任伍長,什長這些基層軍官的時候,也是以戰功為依據的,這些他手下人已經見怪不怪了。

經過他這麼分配之後,大傢伙也都沒什麼好說的,戰功在哪兒放著,老兵殺敵多,又敢用命,而沒立戰功的人,自然也不用想了。

命這東西,靠的是自己,你越怕死就越死得快,老兵每個人都這麼說,想活命的話,就要敢拼命。

有了戰功自然可以領到甲冑,這上陣的時候,也就更多了一層保障,這道理反反覆覆的被李子霄灌輸下去之後,已經得到了麾下兵將的認同。

因為火炮數量的增加,現在李子霄手下火炮隊終於又壯大了,為此他專門抽調了一批新兵,交給了孫大壯率領,由他教授這些新兵使用火炮。

每一門火炮配置十個人,負責搬運各種火炮使用的物料,總人數雖說有點多,但是李子霄現在也不怕浪費人手了,山外每天都會用來不少流民,讓他補充兵員容易多了。

這幫人可以跟著那些老炮手們學習火炮操作技術,以後等李子霄再獲得新的火炮,擴充手下火炮隊的時候,這些人就是後備的人才。

這樣一來,就不會出現等他手下炮多了,卻沒有人手使用的窘境,李子霄奉信的是,寧願讓人等炮,也不讓炮等人。

咦?李子霄總覺得這句話怎麼這麼熟悉呢,好像以前在哪裡聽別人說起過,不過已經想不起來了,但有道理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