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4章 難得的人才

184難得的人才

(求求收藏和訂閱,不多說了。請大家(%¥¥)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按照每個人打造的東西的數量,以及打造物的難易程度,來計算他們的工作酬勞。

一個月給他們結算一次工錢,不過工錢不是很多,一兩兩銀子,但卻已經讓所有工匠感恩戴德了。

但是李子霄對他們的要求是,每個人在打造物的時候,都要在物上留下他們的各自的編號,以備日後查證。

一旦現有人所打造的器具,屬於殘次產的話,將會追溯打造者的責任。

這些工匠在聽完山寨裡的規矩後,這些工匠們二話不說便答應下來。

其實李子霄這種規定並不新鮮,以前官府之中的那些打造兵器的武器製造局,也都是這麼規定的。

甚至這種規矩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的時候,秦朝對工匠也是這麼要求的。

所以秦軍的兵器質量,遠遠出了山東六國的武器質量,最終令秦朝奪得了天下。

不過到了大明朝這些年來,這種制度早就已經成了一紙空文了。、

因為朝廷那些掌管制造局的官員,往往會從原料上貪弊,以至於讓工匠們獲得不了足夠的精良原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那些工匠就算是手藝再出色,但是沒有充足的原料,他們也是不可能打造出合格且數量足夠的武器的。

以至於朝廷定下的制度成了一紙空文,所打造的器甲根本就質量不過關,這也已經成了一種頑疾,積重難返了!

但是白龍軍這裡可是實打實的要執行制度的,工匠們自然也願意接受這種管理辦法,

而且計件工資很公平,乾的多多拿,乾的少少拿,不幹不拿,大家都沒話可說。

更何況了,白龍軍對他們算是相當不錯了,一天管三頓飯不說,還管飽,待遇直追白龍軍的戰兵的伙食待遇了。

連他們的妻兒老小也跟著一天管兩頓飯,這讓他們已經很滿足了,所以這些人一到白蛇寨,便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乾的是熱火朝天了起來。

透過對每一個工匠的詢問之後,李子霄總算是找到了會打造鳥銃的工匠了。

在這次他們招募來的鐵匠之中,一共有六個人幹過這行,而其中一個叫鐵平良的鐵匠,卻受到了李子霄的高度重視。

此人乃是從遼東一帶逃回來的工匠,曾經乃是遼東官軍當中的一名鐵匠,專門負責給遼東的明軍打造鳥銃。

一年前,韃子入關,官軍大敗而逃,他們這些工匠不是被韃子擄去,便是四散逃入內地。

但是因為他們這些工匠本身是賤籍,到哪兒都很不受待見。

以至於他們即便是逃回來之後,也到處都很受歧視,根本找不到一個穩定的生計。

加上他們本身是脫籍的匠戶,官府對他們也不會客氣,抓到他們,往往都會關押起來。

甚至更有官員,在抓到他們這種脫籍的匠戶後,會直接將他們貶為奴隸,賣給一些大戶人家為奴。

所以鐵平良便只得一路南下,後來居然從山西跑到了河南,但是他帶著的家人,卻全部都在路上餓死了。

最後只剩下他一個人,掙扎著活了下來,如果這一次不是遇上李子霄在山口外施粥,估計鐵平良也活不了幾天時間了。

基本上可以說,是李子霄給了鐵平良又一次活下去的機會,這讓鐵平良早就在內心誓,將自己這條命賣給白龍軍了。

鐵平良在被李子霄點出單獨詢問的時候,一五一十的將他的身世說了出來。

當李子霄問及他可會打造鳥銃的時候,鐵平良當即便拍著胸脯,自信的說道“大當家的,請放心。

我們鐵家當初在遼東的時候,就專門給官軍打造這個的,我也是跟俺爹學的手藝,已經幹這行十幾年了。

不是小的吹牛,當時在我們那裡,還真就沒人敢說比我打造的鳥銃更好,只要將軍給足小的充足鐵料,小的便能給大當家打造出精良的鳥銃。

不僅僅是鳥銃,我看到咱們山寨有火炮,正巧了,小的也曾經給官軍鑄造過火炮,打造鳥銃和火炮這些都難不倒我。

不過打造鳥銃十分耗費鐵料,一杆鳥銃至少要用掉六斤精鐵,十斤粗鐵經過反覆捶打也就可得一斤精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