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4章 玉米,紅薯,文吏

284玉米,紅薯,文吏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求訂閱啊!)

老漢聽到這兒,於是自豪感由然而,對李子霄說道“是啊,我家祖上三代都是我們村原先那個地主的佃戶,為他們種了一輩子的地。

小老兒怎麼也沒想到,俺在臨死之前,竟然還能看到我們家擁有自己的田地,這些全都因為李將軍白龍軍的出現啊!

小老兒從小就跟著老人開始種田,到現在起碼也有五十多年了!”

“那敢情好,那麼老漢給我說道說道,在咱們這兒,開春之後,一般該種些什麼,收成才能好呢?”

李子霄頓時來了精神。

老漢一聽這個,便開啟了話匣子,老人種了一輩子地,可以說除了種地,他真的不會什麼了,對於種地他也最有言權。

老漢對李子霄說道“大人要問這個啊,那可算是問對人了。

咱們這兒要說種什麼的都有,主要還是種高粱多一點,咱們這兒這些年天天大旱,很多時候澆不上水,都是靠天收。

高粱這東西耐旱,所以種高粱也就收成有保證一些!

有些細田裡面,有錢人家會種些穀子,穀子碾成小米好吃不假,但是這東西產量太低了,不能養活太多人呀!

所以我們窮人多種麥子,穀子就不敢多種了!

這麥子,還是冬天前種的冬小麥好,產量大一些,一畝地能如果年景好的話,好地塊裡面一畝地,能打二三百斤糧食。

可是放在以前都沒人敢吃,這以前可都是要拿去給地主們交租用的,只能留下點高粱米過日子。

眼下錢大人帶著我們開墾出不少荒地,有些好地塊裡面,開春要趕緊種上春小麥才行。

不過我老漢還是有個主意,那就是可以留出一些地,趕到開春,就種下一些蕎麥。

這可是好東西,蕎麥這東西長的快,熟的快,四月間就熟了,熟了之後,春荒也就解決了,便能撐到夏天春小麥和高粱熟了。

然後地塊騰出來,還能種上秋糧,比方說黃豆之類的東西,那樣的話,春天餓死的人就會少不少的……”

老漢如數家珍一般的,給李子霄說起了種田的事情。

李子霄聽罷之後,也是心中豁然開朗了起來。

這個時代,這些普通農民百姓只求能填飽肚子活下去,只有吃的好不好,他們都不怎麼關心。

所以說,他們會想方設法種一些高產且耐旱的作物,如高粱,小麥,蕎麥等。

可惜,華夏自古就缺特別高產的作物,而且華夏本就人多,要不然也不會一到大旱大災之年,就會餓死無數的人。

其實在他問老漢之前,李子霄自己就已經有一些想法,那就是玉米和紅薯,土豆這三樣在後世,最普遍的高產作物。

自從李子霄來到大明之後,這兩年見到了太多的流民,太多的凍死骨,卻也更加的無奈。

他有心救更多的人,但也有心無力,畢竟他也沒有太多吃的。

有時候,李子霄就在想,如果此時大明農民手裡能大規模種植玉米,紅薯和土豆這三樣高產作物,絕對可以少餓死很多人。

但這三樣高產作物,全都不是產於華夏,而是從海外傳來的,按說他們傳到華夏的時間,就在明朝中後期。

也就是說,明末這個時候,在華夏已經出現這三種作物了,可就是不知道在什麼角落裡。

按照正常的歷史展,它們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會逐漸被人們認識到其高產的好處,逐步推廣開來。

李子霄也曾想過派人尋找這三種作物,不過以他此時的實力,無異於大海撈針,有心無力。

但是有時候,想睡覺就有人來送枕頭。

事情還要從他這次前往揚州說起,在李子霄調集李天霸的‘虎賁營’在揚州一帶剿滅倭寇期間。

在一場李天霸帶人突襲,一夥正在劫掠村鎮的倭寇時,在那一戰中,虎賁營突襲得手,奮戰之下,將那夥倭寇一舉擊潰。

並且李天霸繳獲了,那夥倭寇搶來的一批糧食。

而事後在清點戰利的時候,趙騰在其中意外的,現了兩種沒見過的東西。

由於李子霄有嚴令,對於糧食必須不漏掉一絲一毫,而趙騰值得這些他沒見過的東西,竟然能吃後,就沒扔掉,當成糧食收起來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