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6章 長平公主

356長平公主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求收藏訂閱了!!)

明朝後期朝堂上的黨爭,已經完全失去控制,閹黨,東林黨等各個派系之間的鬥爭,真正的不死不休。

( . v o dt . c o m)

更重要的是,他們之間的競爭,不是良性的。

也就是說,他們之間的權力爭奪,完全就是為了他們自己,根本絲毫不會考慮到朝廷的利益。

其中,東林黨就是朝廷中,勢力最為龐大,也是最為根深蒂固的一股,同時他們也是江南等地各大商賈的利益代言人。

每年那些大商賈,都會為東林黨送去海量的銀子,賄賂他們,讓這些東林黨官員,可以在朝堂上為他們爭取利益。

但凡朝堂或是崇禎想頒佈對於他們不利的政策,這些東林黨官員就會跳出來,搬出一套套理由阻止。

其中,“不與民爭利,藏富於民”,幾乎成了他們無往而不勝的理論法寶。

同時,這些迂腐的儒生,還一個個引經據典,甚至完全就是曲解,只為了達成目的,這個時代的儒生早已變了味道。

“農本商末”按照他們的解釋,就是國家要農業才是國家的根本,商業是末端,上不了檯面。

既然,農業才是國家的根基,那農業就得比商業對國家貢獻大,朝廷想要增加農業賦稅,可以商量。

但如果想要增加工商業稅收,那就休想,我商業又不是國家根基,都不受國家重視,憑什麼收我們的稅。

原本明朝的商業賦稅,已經非常之低,只有三十分之一,要是這個稅率,放到後世能把所有的商人給樂瘋了。

可就是這麼低的稅率,在那些東林黨人看來還是太高了。

於是,經過這些蛀蟲們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到最後連這三十分之一的商業賦稅,也給免了。

以至於,搞得現在朝廷是越來越窮,最後把整個江山都給弄丟了。

然而,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到了1644年,當闖王李自成帶著他的流寇大軍,攻破北京城。

三十五歲的崇禎皇帝,讓太監敲響緊急狀態下,召集官兵勤王的大鐘。

可平時那些在朝廷上,慷慨激昂的東林黨官員,並無一人出現,早就各自謀劃出路,作鳥獸散了。

最後,崇禎只有太監王承恩陪伴下,吊死在紫禁城北面煤山一棵槐樹上。

有人會說,不對啊,到了韃子入關之後,很多明朝官員都跑到南方去,繼續抵抗韃子了,這能說人家不忠嘛。

在李子霄聽來,這些純屬就是狗屁,那些人逃到南方繼續抵抗韃子,是因為他們在維護自己的利益。

這也是為什麼,李子霄這次入京之後,除了盧象升之外,他沒有和任何朝廷官員接觸的主要緣故。

此時,在朝廷中,東林黨官員佔據了半壁江山,其他派系官員佔據另一半,真正像盧象升這種一心為國的官員,真心不多。

所以,在李子霄心目中,這些朝廷官員日後對他根本沒有絲毫用處。

或許這些傢伙還在心裡認為,日後不管誰做了江山,都在用他們治理國家。

不管是李自成當上皇帝,還是韃子入關鳩佔鵲巢,都離不開他們這些人治理江山。

但李子霄卻從未想過,日後會用這些人治理手下地盤,或許他會挑選其中一些忠良之臣任用。

畢竟這天下儒生中,還是有不少像盧象升這種一心為國的人的,只不過可惜他們都不曾得到朝廷重要。

反倒是一群貪生怕死,只知道阿諛奉承,貪汙受賄的奸佞,卻佔據了高官厚祿,這樣的國家也該亡。

可以說,這個時代的儒生,大部分都已經徹底變質,他們不僅被閹割的喪失了血性,甚至連最引以為傲的忠誠都喪失了。

真不知道,如果千年之前的孔子,知道他後面這些不孝子弟是這副模樣,會不會被氣得從地下跳上來。

同時,這也讓李子霄看到了當年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巨大弊端,經過千年的酵之後,已經徹底被放大。

這個時代的儒生,正是因為沒有了其他學派弟子的競爭,讓他們變得更加自私自利。

反正,全天下讀人絕大部分都是儒生,你皇帝老子不用我們,你還能用誰,不用我們,你靠誰治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