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一百一十一 乾瞪眼

“嘖嘖,死不瞑目,未知有何心願未了。”趙昰打量著范文虎的級,嘖嘖稱奇。

眼睛很圓,卻是乾瞪眼。

陳宜中接道“陛下,此獠無德無能,全憑恩寵而居高位,不以忠義為念,賊來則降,今日死於刀兵,實乃自取。”

“來人,懸於城頭,以誡叛逆。”趙昰說道。

范文虎人頭被帶走,小皇帝不由有些出神。

因為會舔,范文虎極得忽必烈信任,元至元十七年(178o年),忽必烈令其籌備徵日之事。

八月,范文虎拜徵東行省右丞,佩金虎符,奉命下江南整頓軍隊,次年六月,領軍十萬、戰船三千五百艘從慶元今寧波入海。

七月下旬至鷹島五龍山,本應立即進攻但遲疑不,他又無海上常識,見颱風前兆不知躲避,遭颱風襲擊,戰船破損甚巨,士卒溺死過半,其本人抱船板漂流海中一晝夜後獲救,被部將張禧救起。

損失雖重,軍勢尚存,大將張禧建議破釜沉舟,范文虎不從,數日後棄軍潛逃,導致元軍慘敗,大部分被殺,餘者二三萬被俘。

范文虎瞞報有術,直到第二年才真相大白,雖被革職查辦,不過僅僅過了一年,便東山再起。

如今范文虎已死,假如忽必烈依舊如同歷史上一般征討日本,定然更換主將,或許可能成功吧。

不,老忽還是當個國公安心養老,征討日本這件事,自己來。

想到這裡,趙昰不禁露出了笑容。

“陛下。”陳宜中叫道。

趙昰回過神來,說道“丞相有何事?”

陳宜中說道“正要商議軍事,臣見陛下走神,又自笑,是故冒犯。”

“無妨。”趙昰說道“朕在想,若是擒獲呂文煥又如何?”

“陛下。”6秀夫說道“王師百戰百勝,待天下混一,呂文煥自如籠中之鳥,無處可遁也。”

“同知所言極是。”趙昰點頭,又道“有何要事待定?”

“陛下。”陳宜中說道“諸暨、楓橋並慶元府各地已定,政事堂奉詔遴選地方官員,名單在此,請陛下御批。”

趙昰看了,以張伯淳知慶元府,王積翁知紹興府,各知縣都是精明強幹之輩,便說道“以林景熙知會稽縣,王剛中知台州。”

“陛下……”陳宜中猶豫了一下,問道“可是欲遷行在於會稽?”

若非如此,林景熙這樣的有功之臣就是懲罰,不合理。

“不錯。”趙昰回道“天子守國門,非戲言也!

且會稽殘破,正要重建,可分置官衙、工坊、校場以及民居。”

“陛下,臣以為蕭山不下,不宜遷移。”6秀夫先表示了反對“元虜旦夕而至,動輒圍城,政令不能傳遞各方,定誤大事。

且防禍於先而不致於後傷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焉可等閒視之。”

“請陛下三思。”眾臣拜下。

趙昰思量片刻,道“詔令張世傑,渡江或可從容籌備,江北之地須得儘快恢復。若會稽已下,即令林景熙就任。”

陳宜中問道“陛下如此決斷,莫非認為張樞密不能恢復臨安?”

趙昰說道“東南多水,善用舟楫者勝,王師橫行四洋,然元虜水師勢大,非短期可定,不得不慮。”

這話一出,大家都沉默了。

別的不說,就說那兩艘五牙大艦就不是宋軍能夠對付的。

“恢復江山,非一日之功,諸卿勿得急躁。”趙昰說道。

“陛下聖明,臣謹遵聖諭。”陳宜中帶頭應下。

“陛下,忽剌出請降,如何處置?”6秀夫問道。

趙昰答道“卿等如何商議?”

“臣以為當招降。”陳宜中說道“陛下登基半年有餘,屢戰屢勝,俘獲甚多,無將官願降者。

按札兒初隨鐵木真徵金,繼從木華黎,為探馬赤五部前鋒都元帥之一,其子直脫兒襲職,從窩闊臺,官至涿州路達魯花赤。

直脫兒子哈蘭術襲職,加金符,因討李璮有功,授解萬戶翼監戰領軍,旋遷益都路蒙萬戶,監戰密州,沒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