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一百一十八 割肉

但凡名山大川,必有道觀寺廟,雁蕩山同樣如此。

南朝時,梁國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為雁蕩山開山之始。

唐時,西域高僧諾詎那因仰慕雁蕩山“花村鳥山”之美名,率弟子三百來雁蕩山弘揚佛教,被奉為雁蕩山佛教鼻祖。

至本朝,雁蕩山開規模逐漸增大,至今日,建有十八寺、十院、十六亭,可謂鼎盛。

菩提院,位於東雁蕩山,其建於國朝初年,距離溫州城最近,香火最是鼎盛。

因香客往來不休,山下百姓聚集,成了一個千餘戶的鎮子,名望佛鎮。

客棧、酒肆、車馬行、甚至還有青樓,極其繁華。

天微亮時,山門開啟,寺裡的書記度濟和尚領著沙彌火頭工下了山。

進了鎮子,沙彌到第一家門前,沒等敲門,房主已經開門,遞了一個袋子過來,說道“各位師父,本月房租已經備好。”

“勞煩施主。”沙彌接過,清點確認二十二錢無誤,交給火頭工,火頭工清點後扔進框裡,度濟賬本勾銷。

然後走往下一家,日上三竿時,只收了百多戶民宅,已經裝了半框錢。

“諸位,吃碗素面再走。”度濟領著眾人到了一家賣面的店裡。

“院裡的八位師父,照舊八碗素面。”夥計吆喝一聲,趕忙來挪凳子擦桌子,又問道“各位師父請坐,還是照例來碗麵湯?”

“勞煩施主。”度濟看了店裡,又道“似乎客人比往常少了許多?”

“戰火連天,溫州十個人裡四個從軍去了,加上江心寺……”似乎覺得說這個不好,夥計賠了個笑,去端面湯。

因為英靈殿,江心寺香火尤勝以往,雁蕩山裡各家都受到了巨大影響。

菩提院倒也還好,不止是牌子老,還因為朱熹曾再這裡留下墨寶,頗得讀書人青睞。

不一刻,面送來,點了香油,綴著青菜,不沾絲毫葷腥。

店主在旁邊搓著手,欲言又止。

“阿彌陀佛!”度濟說道“施主所求,貧僧已知。

寺裡素有定律,本月例錢不能少,自下月起,定有減免,以保諸位施主生計。”

“多謝師父,多謝師父。”店主歡天喜地。

菩提院能夠流傳幾百年,憑的不止是森嚴的規矩,還有因時而變的策略。

一行人忙到晚間,收了半條街,得錢五百餘貫。

回到院裡,度濟找到住持和監院,說道“早間所見,人流不復往日,各家生意不興,按例,當削減例錢。”

住持說道“上月香火錢百二十貫,僅為往常三成,便定例錢三成。”

“長老。”監院說道“往日減免,有田產可補,如今田產不足,是否定為六成?”

“規矩不可破。”住持說道“如今民間略有富餘,待戰火平歇,香火自然恢復,不必急於一時。

至於田產……爾已經錯過一次,當靜修去五毒心,免得牽連本寺。”

“長老……”

監院剛要說話,只聽外間有人叫道“什麼人?”

“某家皇城司胡風,奉令捉拿叛逆!”

“禍事至矣,三百年傳承毀於一旦!”住持悲嘆。

“一人做事一人當,掩藏劉深等人是我一人做的,絕不牽連本寺。”

“好!”胡風踢開門,走進來,喝道“勾結韃虜尚且如此理直氣壯,果真是修的好佛。”

監院說道“皇帝昏聵,朝廷無道,自當拒之。”

“嘿,菩提院田產三萬五千畝,左近兩個山頭,山下一座鎮子,日入鬥金,如此富裕尚不滿足……”胡風搖搖頭,揮手喝道“來啊,查封菩提院,所有人就地拘押,一應財物封存。”

“官人。”住持道“度行隱藏賊人,本寺上下僅貧僧知曉,實與全寺無干。”

“拿下。”胡風一聲令下,身後軍兵一擁而上,把三個和尚綁了。

外面,刑部、大理寺的吏員監督皇城司執法,戶部的吏員卻直奔賬房。

傳承三百年,不知道肥成什麼樣,大家可是期待的很。

皇帝同樣期待。

李有義為求痛快,把菩提院賣了個乾乾淨淨,當張雙國稟報的時候,趙昰立刻派出去胡風去查。

第二天朝議時,胡風歸來稟報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