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一百七十七 釣魚城精神

“臣趙安拜見陛下……”

“將軍請起。”趙昰兩步走過去,扶住了趙安。

此時已經臘月中旬,距離釣魚城覆沒已經小半年。

實際上,從荊湖路元軍突然增多,樞密院已經分析出釣魚城丟了,只是不知道細節而已。

上個月,趙安進入江西,立刻被送到了副總管府,文天祥把詳情通報了中樞。

修養了一個月,趙安大體恢復,便來了臨安。

二十信使,只有他一個人到達,餘者皆歿於道。

趙氏扶著趙安,道“四川軍民未負趙氏,釣魚城上下未負趙氏,趙氏但存一日,豈敢負天下百姓哉?”

“陛下,臣,臣……”趙安泣不成聲。

男兒有淚不輕彈,釣魚城屯軍八千,只有一個活口,實在是慘烈至極。

“卿當化悲痛為力量,為釣魚城、為合川、為四川軍民報仇雪恨!”趙昰說道。

“陛下放心,臣與韃虜不共戴天,此生只為殺韃賊而活。”趙安咬牙切齒地說道。

趙昰說道“卿先入樞密院瞭解軍情,同時兼任上四軍都教頭遴選一部親衛軍官,待年後領軍北上,匯攻揚州。”

趙安應下,又求皇帝追封張鈺等人。

這是應有之意。

張鈺追封釣魚城郡王,只是其家人隨著釣魚城崩塌,全部葬身亂石中,只能入英靈殿由朝廷祭奠,其下各人都有追封。

名單很長,都是根據趙安提供的細節情報擬定的。

若是沒有趙安,誰能想到張萬會投降呢?他可是張鈺堂兄弟!

至於趙安本人,得封閬中侯。

這可不是冒死送信能得到的爵位,而是因為趙安本人的戰功同樣出色。

開慶元年,趙安入伍,隨王堅守釣魚城,親眼目睹了蒙哥被打傷。

鹹淳二年十一月,張珏派敢死壯士收復大良平山城、虎相山城,三年四月,蒙古出兵數萬破重慶防線,取道出合州城下,張珏在款龍溪將船碇泊在江中,截斷江面建成水城,元軍不得寸進,期間趙安都有參與並且表現不俗。

臨安城破時,張珏為救重慶,派趙安襲擊元軍的徵南都元帥府所在地青居城(南充),活捉元朝安撫劉才、參議馬嵩而返,有效地達成了聲東擊西的目的,其後又救瀘州,功勞卓著。

論功行賞,伯爵妥妥滴,侯爵差一點,但是皇帝把對釣魚城的感情加到了趙安身上,提了一級。

其實皇帝不知道,歷史上的趙安做了降將。

但是可以理解。

國家已經滅亡,而且兩年大旱,重慶人相食,實在是沒法守,包括釣魚城主將王立,都是在窮途末路之下投降的,半點不欠姓趙的。

趙安沒有對自己的爵位感到高興,立刻去樞密院熟悉軍情。

張世傑親自領兵,從七月打到臘月,只反推到了揚州城下而沒能拿下揚州。

大家都在挖溝,打仗只能拼命,實在是沒有快進的餘地。

醴陵方面,元軍用宋軍的戰法持續進攻,付出了慘重傷亡卻沒有任何成果。

安慶方面,元軍同樣在拼命,不過侵略者的意志到底是差了點意思,沒能突破外圍各山寨。

拼命加內應,貴陽軍和郴州以及衡州的茶陵、安仁、耒陽三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