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二百一十八 山東

徽宗宣和年間,江南方臘反,雖然只用了一年就平定了該場叛亂,江南卻被打了個稀巴爛。

為了供養徽宗的奢侈生活,山東負擔急劇加重,百姓不堪重負,整個山東都反了。

宣和之亂尚未平定,金人大規模南下,靖康之恥生。

異族入侵,許多義軍立刻把矛頭對準入侵金軍,例如王彥的八字軍,曾經嶽爺爺也是其麾下一將。

雖說因為金國強大凶殘,各路義軍一敗再敗,然而山東人民的抵抗卻一直未曾停歇。

紹興十年,金國大舉南侵,卻被打的落花流水,宋軍趁勢進擊,特別是岳飛率領岳家軍取得郾城大捷,打敗了金軍的主力,先後收復了鄭州、洛陽等城。

形勢一片大好,上下都在呼籲收復北方,然而趙跑跑十二道金牌出,千戶遺恨。

十二年,宋金簽訂和議,東以淮河西以大散關為界,差不多就是如今宋蒙兩國的邊界,山東遂為異族所有,距今一百三十二年。

為了更好的治理漢地,金國學習遼國,給予漢人豪強以特權,久而久之形成了世家大族,俗稱北地世侯。

金宣宗貞佑二年(1214),金朝遷都南京(開封),蒙古軍再度南下,在山東、河北等地大肆擄掠,金朝統治者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無力抵禦蒙古軍南下,依然對境內人民橫徵暴斂,加重剝削。

外有侵略,內有盤剝,山東河北一帶爆了規模很大的紅襖軍起義,其中規模最大的楊安兒稱王,置官屬,改年號天順。

蒙古軍北撤後,金國進剿,楊安兒兵敗身死,其妹夫李全接掌兵權,並退至退保東海(連雲港),當時宋國招募各路義軍反攻金國,李全投宋,並屢立功勞,官至廣州觀察使、京東總管。

時宋廷稱附宋的北方抗金義軍為“北軍”,雖然授以官號,只是利用他們抗金,行分化抑制的政策。

特別是封鎖淮水不許北軍南渡,讓北軍日益離心,逐漸變為地方割據勢力,李全不能例外。

賈涉想收編季先部,誘殺之,但其部下拒不受編,擁石珪為統領抗拒,李全聞知,請率部討伐石珪,石珪率眾降附蒙古,李全趁機進擊吞併其部。

就這樣,李全一步步成了山東事實上的主人。

宋嘉定十六年,因淮東安撫制置使許國輕視壓制,李全起兵殺之,雖未豎旗,卻已經在事實上自立。

就這樣,本來可以重新收回的山東還沒捂熱就丟了。

金正大三年(1226),蒙古軍南下山東,想招降青州李全,李全不從,嬰城自守,一年後糧草耗盡,不得已而降,成吉思汗令便宜處置李全,遂以其掌管山東淮南、楚州。

而同時,李全駐紮楚州部眾相互攻殺,其子妾皆死,李全率軍南下平亂報仇後駐紮楚州,大肆擴軍造船,後以糧船被奪為由攻佔鹽城。

宋庭不但不敢兵進擊,反而為安撫李全授其節度使。

沒什麼卵用。

李全越張狂,公開與宋敵對,攻佔領泰州後又攻揚州,宋庭始削其官職並斷糧餉。

因後勤不繼,李全攻城不得,欲戰不利,主力損失慘重,最終兵敗身死,其妻領餘部抵抗宋軍不得,與養子李璮返回山東老家,繼任金益都行省。

總之,宋庭本來是有大把機會收回山東的,卻因為一系列腦殘決策痛失機會。

李璮繼承父職後,擁兵自重,不斷擴張勢力,三十年間控制了整個大半個山東。

宋開慶元年(1259),李璮加準備反叛蒙古,然而這是個腦殘,一面積極加固益都城防,儲存糧草,截留鹽稅的時候,一面卻在進犯南宋。

雖說這貨初期取了海州等4城,反手就被李庭芝乾的生活不能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