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八一章 縮食減餐

裙帶關係!

何進上位家,靠的就是何皇后的提攜。這一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人偏偏就讓何進去求助何皇后,正中何進的下懷。

利用枕邊風,來對付宦官的饞言,也是一絕。

果然,何進大喜,猛地一拍桌板,笑道

“大善!本初此言,大合我心,正當如此,天子乃是聖君,並非昏庸無能之主,只要我等赫赫忠心,一派忠言能傳到天子的耳裡,何愁閹豎張讓等人興風作浪。本大將軍這就連夜進宮,去面見妹妹帝后,控訴閹豎張讓,讓帝后好言相勸天子,由天子和帝后共同下旨,捉拿張讓,誅殺閹豎。”

座下眾將的表情亮了,在何進眼裡,想不到對天子劉宏的評價這麼高,認為劉宏是賢明的君主,只是被張讓等人一時矇蔽而已。

呵呵,程遠志一臉的懵逼,這何進的腦回路太強了,能夠幹得出賣官索錢,任用宦官和外戚的天子劉宏,會是聖君?搞笑的吧。

其實,這就是屁屁決定腦袋。

站在何進的位置上來看,天子劉宏還真沒得指摘,雖然聽信宦官張讓等人的建議,大肆摟錢,但是至少也重用了何進,任命何進為大將軍,掌管天下兵馬,屬於那種值得效忠,再挽救一波的君主。

再說了,何進哪次有事,不是眼巴巴地進宮,去找何皇后求助,最終都是何皇后出面,靠給天子劉宏吹枕邊風才搞定的。

替何進無腦建議的人,乃是四世三公的袁氏長子,袁紹袁本初。

袁紹本是豫州汝南郡汝陽人,汝南剛好位於豫州中間,在當地,袁氏那可是汝南大族,堪稱一霸。

最為主要的是袁氏善於經營,四世三公,那可不是說著玩的,且並非說四代人僅僅只有三個有出息,當上了三公的官職。

四世三公,說的是四代人都有人當上了三公,當初袁安在漢章帝劉烜時曾為司徒,生的兒子袁敞為司空,孫子袁湯為太尉,這便是最早的四世三公的由來。

到了現在,袁氏依然顯赫,袁安之孫袁逢又擔任了司徒,袁隗為太傅,除了程遠志新晉當了司空之外,三公之位差點被袁氏給包圓了。

當然了,自從天子劉宏賣官之後,朝堂上早就烏煙瘴氣了,就連三公的官職有時候居然有多人出任,更別說各州郡的刺史、太守了。

何進當著眾人的面,表揚了袁紹,令袁紹洋洋自得,卻不知坐在袁紹旁邊一人,一雙鷹眼冰冷地瞪著袁紹,恨不得將袁紹撕碎。

這人乃是袁紹的同父異母兄弟,袁術袁公路。

袁紹雖為長子,卻並非袁氏的嫡子,嫡子乃是袁術,但袁紹的才能太過於驚豔,往往壓過了袁術,使得袁術記恨在心,暗中作梗。

“大將軍英明,英雄所見略同,本司空在此預祝大將軍得勝凱旋,誅殺宦,還朝堂一片清明。”

程遠志看了看典韋和戲志才吃得差不多了,自己也吃了不少,已是吃飽喝足,趕緊向何進拍了一頓彩虹屁。

這屠戶何進,也就依靠妹妹何皇后,能有什麼魄力和謀略,憑著張讓等人的手段,別說何進這種性子,不被張讓設計反殺就不錯了,還想套路張讓,想多了。

說白了,何進圖權,張讓貪財,要是張讓也想抓住權力,十個何進都不夠張讓一個玩的。

程遠志帶頭諂媚奉承了一波何進,在座的人都明白過來了,何進只是在朝會上受了張讓的氣,叫上各將軍前來府上,秀一秀存在感罷了。

真要靠著何皇后,就能誅殺宦官張讓等人,何至於等到今時今日,宦官之禍還是尾大不除。

何進洋洋得意,揮了揮手,讓眾將繼續飲酒作樂,自己卻先離了席,換了官服,急急地進宮去了。

何進一走,程遠志、曹操、袁紹和孫堅等人,皆草草地告退請辭,酒也喝了,飯也吃了,再留在大將軍府遲遲不走,有汙名聲呀,說不定平白得了個外戚一脈的帽子,成了奸臣。

宮城之內,後宮內院!

天子劉宏最近的手頭有點緊,搞得去了後宮,那些妃嬪個個都蹬鼻子上臉的,沒什麼心思服侍,就連豹園裡的獅子和豹子,劉宏不得不給它們縮食減餐,餓得都瘦了一圈,可心疼死了。

劉宏一想到不用多久,程遠志押運的錢財就能進入京城洛陽,送到劉宏的手上,不禁又有了力氣支撐下去。

這時,劉宏正在用晚膳,膳食也比平時少了許多,三菜一湯,沒那麼鋪張浪費了,看著淡粥和素菜,劉宏暗暗誓等錢財到手之後,得好好吃一頓,好酒好菜,大魚大肉,上個滿漢全席。

劉宏剛拿起筷子,還沒夾菜,旁邊的執金吾便急急地抱拳,稟報道

“陛下,郎中張鈞求見。”

劉宏不禁一陣心煩,這些文臣武將平時在朝堂上就一聲不吭,下了朝會,卻老喜歡往劉宏這邊跑,這也是劉宏不願意看到朝臣的原因,不能總慣著。

其實,文武百官不是不願意在朝堂將事情給說完,只是現在的朝堂,早就演變成了張讓和何進的相聲了,無論是大事小事,一拿出來,張讓和何進總能胡攪蠻纏,將人給繞了進去,再利用這些事情來黨同伐異,排除異己。

“宣!”

張鈞來都來了,劉宏仍得一見,三言兩語將其打了就是了。

張鈞身為郎中,可不是太醫,而是和蔡邕的議郎一樣的職責,朗中是議郎之下,同屬風言奏事之職。

一身官職的張鈞,手持玉板,疾步來到劉宏面前,唰地一聲就跪了下去,嘴裡叫屈喊道

“陛下,黃巾蛾賊造反作亂,如今討賊有功者甚多,然而陛下只賞賜司空一人,恐抱不平,滋生眾怨。陛下,朝堂之官,州郡之職,時有多人同任,導致下不知上官,上難以御下,此乃取禍之道也,皆因十常侍一直賣官賣爵,一官多賣,斂財無度,任人唯親,視財為用,早晚會天下大亂。”

喜歡回到三國當暴君請大家收藏回到三國當暴君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