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二二章 隨行

要是能趁著這時候,吞下了董卓和程遠志的兵馬,何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將軍了,朝權和兵權,一手在握。

坐擁百萬兵,權傾全朝野。

何進說完,喚人拿來紙筆,大筆一揮,就書寫了兩份手令,同意程遠志和董卓領兵引軍,進入京城洛陽。

何進難得秀了一次書法,結果剛給了程遠志和董卓,門外就有府兵急急地闖入,抱拳稟報何進,說道

“報!大將軍,宮內來了小黃門,說是太后宣大將軍入宮。”

何進還以為是自己搞出這麼大的陣仗,宮裡的何太后怕了,開始服軟了,宣召何進入宮,要來一番安撫。然而在這關鍵節骨眼上,這種宣召入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何進大張旗鼓地召集了這麼多人來,高調地說要誅殺閹豎,而是針對何太后,或者自己當上禁軍統領的弟弟何苗。

這世間,就沒有不透風的牆,尤其還是在京城洛陽這一畝三分地上面,何進剛派人去叫袁紹、曹操等人,號稱要誅殺閹豎的訊息,早就傳到了宮內的張讓等人耳裡。

張讓等人頓時就震驚了,一開始擁立了劉辯上位,讓何氏兄妹兩人一內一外,掌管乾坤了,想不到何進這麼狠,還想著誅殺掉張讓等人,這就過分了。

於是,張讓聚集了十常侍,一番商議之後,決定先下手為強,利用何太后的名義,宣召何進入宮,直接在宮裡殺了何進。

當然了,張讓可比何進果斷了,張讓事先找了何苗,收買了何苗,答應了何苗,一旦何進死了,那大將軍的官職自然就落到了何苗的身上,何進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會是何苗的。

何苗不想誅殺何進,但對於張讓拋來出的條件,何苗沒法拒絕,誘惑實在太大了,便想擒獲了何進,將何進無限期地關押起來,然後按張讓所說的,繼承何進的所有權力。

“大將軍,萬萬不可入宮,此時入宮,恐有兇險,怕是那些閹豎收到了風聲,想要謀害大將軍。”

主薄陳琳忍不住還是說了最後一次,要是何進再不聽,陳琳就打算離開何進,另尋明主了。這屠戶何進掛著大將軍的頭銜,然而卻鼠眼寸光,根本就看不出任何陷阱或者陰謀,關鍵還不聽人勸,再留在何進這兒,分明就是明珠暗投,耽誤自己的人生。

果然,何進還是何進,給陳琳最後的失望,致命的一擊地說道

“孔璋,你想多了,這是太后喚本大將軍入宮,與閹豎何關,應是太后服軟了,知道沒有本大將軍,舉步維艱,想宣大將軍入宮委以重任。孔璋,你淺聞識少,莫要多言,中傷本大將軍和太后之間的兄妹之情。”

幾句話下來,氣得陳琳連何進賞的這雞肋主薄都不想當了,要不是怕這屠戶何進脾氣極差,一旦落了何進的面子,恐怕何進會下手殺害陳琳,陳琳早就想拂袖離去了。

一開始,何進惦記著陳琳的才氣和謀略,三番二次地禮賢下士,求賢若渴地招攬陳琳,想不到陳琳一時心軟,投奔了何進之後,卻從不曾得到重用,甚至還被何進說是沒有見識的人。這口氣,阿琳怎麼可能忍得了,陳琳已是打定了主意,等這酒席一散,當下就離開何進。

席無好席,豎子不足以謀。

“大將軍,如若大將軍執意前往宮中,末將請求領兵隨行,護衛大將軍。”袁紹唯恐天下不亂,仍是站起了身子,希望何進能夠同意讓袁紹領兵。

帶著兵馬前去皇宮,就算只是侯在宮門之外,那也是一種震懾,萬一中常侍張讓等人真的勾結皇宮禁軍,暴起殺人,將何進斬殺於宮內,那袁紹剛好手頭有兵,還能打著替何進報仇的晃子,進攻皇宮,要是攻下來了,那收穫就大了。

拿下皇宮,挾持了劉辯和何太后,到時是廢物新帝,由袁紹自己登基上位,還是像現在一樣,將劉辯拿來當傀儡漢帝,不管怎麼操作,受益的始終是袁紹,縱然攻不下皇宮,也能搏得一波美名。

忠臣能士,肝膽之人,這些名聲平時可不好撈,要混到沒那麼容易。

袁紹想著何進入宮,哪怕什麼都沒生,真像何進說的,是何太后找何進敘舊,增強彼此的兄妹之情,重新分配一下朝中大權,袁紹同樣不虧,還能向何進表一表忠心,反正在京城洛陽閒著也是閒著。

另有謀劃,也不急於一時。

何進心裡不爽,還想拒絕袁紹,畢竟就算真要讓人領兵護衛,那也輪不到袁紹冒頭,何進自己的心腹部將吳匡可比袁紹來得適合多了,更讓何進能夠放心。

不過,何進知道今天否定或拒絕太多人了,袁紹、曹操和陳琳都被何進反駁過,繼續拒絕袁紹提議的話,恐怕會讓眾人離心,說不定下回何進再宣召眾人前來大將軍府議事,來的人可能就寥寥無幾了。

“本初,此言有理。就由本初率領本部兵馬,為本大將軍充當先鋒,部將吳匡統領大軍隨後而行,坐鎮中軍,震懾宮內那些宵小閹豎。”

何進聽從了袁紹的提議,依然沒有將兵權交給袁紹,而是讓袁紹自帶乾糧,為何進驅使,跑在前面當先鋒,而真正的心腹部將吳匡才能率領大將軍府麾下的兵馬,替何進掌兵。

何進說完,揮了揮手,讓眾人各自散了吧,何進還等著穿戴官服,入宮面見何太后呢。

於是,眾人紛紛退下,出了大將軍府。

大將軍府,門外,程遠志帶著典韋剛走沒多遠,突然背後傳來一陣聲音,喊道

“程司空,請留步。”

程遠志停步,轉身回頭,現剛才喊住程遠志的人,竟然是坐在大將軍府裡的陳琳陳孔璋。

陳琳少有才名,善作文章,但陳琳揚名的地方大多在京城洛陽這一個小圈子裡,況且這年頭寫詩賦,寫得好的人,往往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真正的大儒皆以讀書解集自豪,治經注史為傲。

喜歡回到三國當暴君請大家收藏回到三國當暴君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