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一九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袁術在程遠志那兒被落了面子,更加不願意聽袁紹這庶子的嘮叨,乾脆將袁紹的話當作耳邊風,不往心裡去,直接縱馬朝著洛陽城相反的方向遁去。

“唉!公路始終還是太年輕了,忍不了氣,不懂得成大事者須得包容兼懷,有容乃大。司空,讓你見笑了,紹雖不是袁氏嫡子,但絕不會棄大義於不顧,紹願意聽從司空的號令,為司空搖旗助威,給討董添一絲薄力。”

袁紹滿臉的羞愧,沒有像袁術一樣和程遠志硬肛,而是低頭認慫,服了軟,但袁紹並沒有鬆口,充當討董先鋒一事,免談,倒是替程遠志站在邊上助助威,將麾下兵馬給程遠志充充門面,這個就絕對沒問題。

程遠志知道袁紹和袁術這兩兄弟,表面上一冷一熱,其實都是一丘之貉,心裡的小算盤打得飛響,不足以全信,然而程遠志本來就沒指望袁紹,更不會指望孫堅和曹操,畢竟與虎謀皮,豈能有好下場?

事實上,程遠志一點都不急,只要佔據了虎牢關和汜水關,以這兩座雄關圍守著京城洛陽,就算一時之間拿不下董卓,也會讓董卓枕食難安,難以入眠的。

將兵馬屯在虎牢關和汜水關,就像兩頭猛虎睜著眼睛瞪著董卓,只要董卓稍有鬆懈,便可迅出擊,撕咬出董卓一大口肥肉,長期以往,磨都能磨死董卓了。

只有千年做賊,哪有千年防賊的,只要程遠志不撤兵,董卓就會如梗在喉,飲咽皆難。

反正京城洛陽又不會跑,就坐落在那兒,程遠志想什麼時候進攻,就什麼時候進攻,完全不著急,現在董卓知道諸候大軍兵臨城下,肯定異常緊張,說不定會將兵馬聚集於城門,想要和諸候大軍決一死戰呢。

董卓內心擔憂,急著退敵,想打敗諸候大軍,解了京城洛陽之圍,可程遠志就閒多了,慢慢來,看準了再出手,甚至程遠志還起了與董卓談判的心思,這世間本來就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董卓願意讓利、割肉,給的籌碼足夠的話,程遠志不介意倒戈相向,將矛頭調轉,戳向諸候大軍。別看一方諸候,官職高高在上,其實做的始終是血淋淋的商賈之道。

利弊權衡之下,人情左右之間,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做法罷了。

“本初,何必如此動怒。兄弟倪於牆,後院起火,最為令人惋惜。本初與公路雖不是同父同母,好歹也是袁氏名下的兄弟,可不能因此而惱了公路,與公路斷義失和。再說了,少了公路,不還有本初你嘛?討董在於鬥智鬥力,人當然是越多越好,可人少的話,難道就不討董了麼?”

“聖人曾言,雖千萬人,吾獨往矣,我等為人、為將,當有一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慨,不畏強敵,才能成就大器。走吧,本初,我等各路諸候前來討董,絕不可無功而散,徒增世人恥笑。況且,我等並非一敗塗地,京城洛陽尚有孟德和文臺可引為助力,這討董一戰,還沒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何來氣餒?須得高歌猛進為是。本初,你就和伯圭一樣,你們兩人各自充當一翼,護住本司空大軍的左右兩側,三軍齊進,力克洛陽。”

程遠志不再繼續強求袁紹來做討董先鋒,一來生怕袁紹麾下也有大將,到時搶了頭功,反倒不美;二來袁紹不管怎麼說,再虛偽始終是袁氏的長子,可不能因為討董而戰死了,那樣袁氏肯定會遷怒於程遠志,與程遠志過早地樹敵。

程遠志手下還真不缺少先鋒,無論是張飛張翼德,還是關羽關雲長,甚至是典韋和趙雲都是極為適合的人選,這些大將武藝高強,戰場經驗豐富,缺少的只是一個表現自身價值的舞臺,一旦給了趙雲等一流巔峰猛將足夠的兵馬,他們就會創造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蹟。

趙雲是沒跟在程遠志的身邊,但程遠志有張飛和關羽兩人前來討董,足夠了。畢竟可別小看了曹操、孫堅和袁紹三人,袁紹有帥才之能,統兵佈陣是一個好手,而孫堅麾下的兵馬則軍心齊穩,是自小就跟著孫堅一起長大,訓練出來的部曲,就連統領都是四員家將,忠誠耿耿,皆是肱骨之臣。

而曹操更加不用多說,亂世之梟雄也。曹操其麾下有夏候惇、夏候淵、曹仁和曹洪等大將,各有所長,戰力不菲,到時程遠志和曹操、孫堅、袁紹等人聯手,只要配合得好,絕對足以讓董卓吃不了兜著走。

“程司空,紹受教了,往後自當以司空之言,謹加勸勉,上進自身。這一次討董,紹自是以司空馬是瞻,唯令是從,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能夠跟在司空後頭,學習討教一番,已是紹的福分了。”

袁紹一改憂鬱,滿臉盡掃晦暗,竟然瞬間就換了一張笑臉,可見袁紹的胸懷修養要遠遠過袁術,能忍能言,能屈能伸,這袁紹將來的成就絕對會比袁術大。

程遠志看了看袁紹,仔細地端詳起來,心思嘀咕著是否要讓張飛先將袁紹給捅了,要是往後稍有不慎,真讓袁紹坐大了,想要對付袁紹,難度就大了。

董卓易除,袁紹難防啊。

程遠志最終還是放棄了內訌的想法,討董一事是程遠志號召的,總不能各路諸候紛紛來響應,到了後頭,卻被程遠志暗箭傷人吧,那程遠志這小人的罪名可就坐實了。

因此滅了袁紹這事,牽扯太大了,得不償失,程遠志很快就和袁紹一樣笑了起來,額,依然是盟友,是討董的可愛小夥伴。

“大善,本初不愧出身名門,通情達理,有袁氏四世三公的遺風,待討董事了,本司空定當會向陛下上表舉薦,替本初邀功請賞,到時希望本初能夠記得本司空的些許人情,在朝堂之上,照顧一點本司空。以後的天下,都是年輕人的,是本初你的,本初莫要辜負本司空的一番好意。”

喜歡回到三國當暴君請大家收藏回到三國當暴君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