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七一六、刻日出發,兵發漢中

客觀來說,當年三國之事裡面,漢中得失就是三國鼎立事件的關鍵一環。

曹操得到漢中之後,大軍事家、戰略家司馬懿就建議曹操乘勢取蜀,曹操未從,留兵屯守漢中,自回北方。對此,蜀漢法正就立刻建議劉備攻取漢中。

劉備取漢中,曾經馳書留守成都的諸葛亮請兵增援。

諸葛亮問從事楊洪,楊洪答“漢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機,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男子當戰,女子當運,兵何疑!“

由此,可見漢中之要,但蕭繹為了自己區區一己利益得失,不惜出賣。這也註定了這貨短視的大結局。

宋朝一位將領對於漢中的重要,曾經說過一番話。

“漢中形勝之地,前控六路之師,後據兩川之粟,左通荊襄之財,右出秦隴之馬,號令中原,必基於此。”

而蕭繹不知,悲夫!

這時候大梁守漢中的將領名叫蕭循,是蕭衍的侄子,蕭循這時身兼梁、秦二州刺史,鎮守漢中,責任重大,這人宇文泰也打聽了一下,被漢中百姓稱為“慈父”。

有這種稱號的人鎮守的地方本來是不容易搞定的。

但是,有蕭繹這樣的人支援那就容易多了,宇文泰於是也回了一封書給蕭繹,讓他派遣一參謀入長安詳談,蕭繹果然立刻派遣了一參謀入長安。

這事情就好辦多了,宇文泰原來是想漢中並不易得,還在綢繆方略。

他本來就有圖巴蜀的計劃,所以侯景南遁之後,立刻把河南的將士大部抽調回頭,專注西南,以免跟高澄膠著於河南,而痛失西南好局。

這時候,侯景南遁,慕容紹宗正在窮追,在渦陽,慕容紹宗十萬大軍圍困住了侯景的四萬兵馬。

侯景雖然出戰屢勝,但是畢竟丟失了根據地,沒有後勤來源,所以不能持久也是必然之事,他們現在渦陽拉鋸,暫時也沒什麼新的動向。

時光過的飛快,公元542年就這麼一眨眼過去了。

年初,高歡嗝屁,隨後高澄與侯景翻臉,再隨後,侯景割讓城池,宇文泰派將出師,三方一系列的你來我往過招,在河南,高澄撤退。

其後,侯景亦退。

王思政據侯景七州十二鎮,河南之爭暫時告一段落,宇文泰委王思政鎮河南,王思政駐蹕潁川,隨後蕭繹來信給宇文泰,求勾搭。

一年時間就這麼悄悄匆匆過了。

對於蕭繹來信的建議,宇文泰召集心腹將領於謹、李弼、侯莫陳崇、全旭、李泉、達奚武等諸人開了個會,這個會的主要目的當然是調整戰場。

把軍事的重心從河南調整到西南。

當然,也有些將領有些不同看法,認為大梁現世安穩,歲月靜好,不可釁自我開,不過於謹、李弼、達奚武等人都非常支援。

於是,宇文泰任命達奚武為討伐漢中的大將,率銳兵兩萬由褒斜道進軍漢中,以蕭繹派來的參謀為嚮導,刻日出,兵漢中..........

喜歡我是宇文泰請大家收藏我是宇文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