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四十五章 奈米探測器

“引力波”,1915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出之後,這個描述“時空和物質”理論在很多地方受到實驗檢驗,在確鑿的實驗證據下,科學家們一次又一次被這個偉大理論震驚,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描述,引力波是“時空的漣漪”。

宇宙發生了什麼大事件,可以透過引力波的表現推測出來,然而,由於星系之間遙遠的距離,使得用觀測“引力波”偵測宇宙大事件的情況失去了即時性。

最近一次天文大事件,引力波源的光度距離大約是410 Mpc,也就是紅移~0.09處,13億光年之外,一個36太陽質量的黑洞和一個29太陽質量的黑洞併合為質量62太陽質量的黑洞,損失3個太陽質量的能量以引力波釋放出來。

銀河系的直徑僅僅是十萬光年,到仙女星系的距離僅僅是250萬光年,13億年前,當地球上僅有藍藻辛勤製造著氧氣,為接下來漫長歲月裡生命的繁榮做著準備的時候。

兩個算不上太大的黑洞與彼此融合,融合過程激起的“漣漪”跨越13億光年,跨越了無數星系團、氣體、塵埃、恆星,掃過地球,引起相當於一個質子直徑千分之一的微小變化,最後被地球上的人類偵測到了。

引力波傳播速度使這種偵測方式變得極其滯後。

周小智不解地看著周興,問:“老闆?你打算怎麼做?”

“改造空間隧道機,對外星域投射引力波探測器,維持‘蟲洞’開啟時間,接受偵測訊號。”周興眼中閃爍精光,看著周小智定聲道。

聞言,周小智小臉一怔,隨即百萬兆億次的計算力瘋狂演算起來。

操作檯上的全息螢幕,隧道機設計圖的三維圖紙,瘋狂跳動,各種各樣的資料形成一股瀑布流傾瀉而下,急速變化,看得令人眼花繚亂。

時隔了幾分鐘,全息螢幕終於定格住了,一副複雜的三維設計圖呈現定格全息螢幕裡。

“老闆,根據相關資料的推演,這項方案的成功率有:35%。”周小智看著周興彙報道。

聞言,周興精神一振,欣喜異常。

“35%這麼高,看來這個方向應該沒問題了。”周興喜不勝收地說。

從成功率來講,從理論研究最終實現科技創新的機率一般情況下只有5%,涉及微粒子,天體物理,時空……等等這些深奧領域的科技創新,成功率會更加低,35%這個數字頓時讓周興感到十分驚喜。

“老闆,增加能量輸出供應,可以一定程度空間隧道機延長‘蟲洞’的開啟時間,不過,很難跨越1秒的門檻,因此,探測器的質量,以及發射速度要壓縮到一個極限值內。”周小智回覆周興道。

聽了周小智的介紹,周興明白地點了點頭,由於“時空蟲洞”的特殊性,在當前技術水準下,將“蟲洞”開啟時間維持在1秒左右,已經是一個非常有難度事情,現在能做只有在“引力波探測器”上面下功夫了。

“探測器有方向提供嗎?”周興直接追問周小智道。

“老闆,建議加工奈米粒子探測器,成功率最大!”周小智直接建議道。

“行,就這麼辦,爭取明年能取得突破。”周興不由點頭贊同道。

隨著奈米醫療艙的攻克,星耀集團在奈米粒子領域的專研越走越遠來,有這些技術研究出奈米粒子探測器,將奈米尺寸的粒子組裝在一個基體、材料或器件上的奈米合成物、奈米表面結構或奈米組份,電子,光學感測器等。

“好的,老闆!”周小智點頭應命。

很快,以周興為主,以周小智為輔,再加上星耀集團強大的科研團隊開始了開發太空奈米探測器的專案。

時間猶如白馬過隙,一天接著一天地流逝而去,轉眼一年又六個月過去了。

周興消失公眾視野的情況,人們已經習以為常。

星耀集團在楊明華,謝立武,林薇,等人管理之下,按著周興的意志大步前行。

人類聯邦成立,相關政策向航天領域傾斜,智慧人工技術,光子計算機,3D列印器,智慧機器人,飛行車,可控核聚變能源,無線供電技術……林林總總,各種高科技大規模應用,人類文明的發展乘上了高速列車,日新月異。

……

星耀集團總部大樓頂層的會議室,楊明華,林薇,謝立武……等人,如同往日一般進行日常會議。

“砰”的一聲,會議室的大門突然被開啟,周興的身影突然在門口出現。

有些喧鬧的會議室登時像被按了暫停鍵,所有人好似不認識似的,紛紛驚訝地看著周興。

“周總,您怎麼來了!”

“周總,您今天怎麼有空?”

“周總,新專案是不是又突破了?”

“……”

眾人齊身站起迎接周興,紛紛激動地追問起來。

星耀集團的總裁們已經習慣了周興帶給他們的“安心符”,雖然周興一直沒有在公司管理會議室上露面,但是,他是整個星耀集團的“主心骨”,每當他從實驗室出來參加會議,就是他們最激動的時候。

人類聯邦建立沒多久,同時也是星耀集團屹立與世界之顛的關鍵時刻,許多重大事件,重大問題隨時會發生,然而,周興毅然拋下了公司事務,繼續埋首於實驗室,這次周興又研究出了什麼產品?眾人目光炙熱地看著他,紛紛期待他的好訊息。

迎著眾人期待的目光,周興哈哈一笑,笑著安撫眾人道:“大家先坐下吧!沒什麼事,我就是過來了解一下公司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