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二章 推杯換盞論天下

三人一行回到曦園安木就吩咐下去,準備一桌酒席,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雲先大哥不見的這幾年生了什麼事。

沒過多久,安木就和陳雲先舉杯換盞,談起這幾年的經歷。

“雲先大哥,這幾年你都去哪裡了,一直沒有你的訊息。”

“小木,三年前我從武漢離開,去了廣州,當時廣州是革命者的聖地,各地掀起革命*,紛紛響應革命的號召,作為新時代華夏青年,我當然也去了廣州。”

“我在燕京略有耳聞,廣州聚集了全國各地的優秀學子,都在進行革命,但是我對於革命還是不甚瞭解,燕京的局勢在林萬龍的控制下,人心惶惶。”

安木在燕京的三年裡,能夠切實感受到緊張的局勢,特別在腐敗的北洋『政府』中,屢屢派出軍隊鎮壓學生革命遊行,流血犧牲事件他見過不少,其中還有很多是他的同學。

作為受新思『潮』影響的他自然深知北洋『政府』的腐敗和軍閥獨裁,與袁大頭掌控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韓曦兒不想捲入動『蕩』的社會激流,懷著平靜生活的美好願望,希望安木不要參與危險的革命熱『潮』中,受

到韓曦兒的阻攔,他只能強忍參與革命熱『潮』的衝動,偃旗息鼓,壓抑他推翻軍閥獨裁統治的理想。

“小木,按照我對你的瞭解,你不會看著華夏人民在水生活熱而無動於衷。”

在武漢陳雲先能夠體會到安木的一腔熱血,思想進步,對華夏當今局勢眼光獨到,有青雲之志,哪怕他再想平靜生活,面對混『亂』局面和高漲的革命形式,不應該就此沉寂才對,陳雲先感到安木有些不對勁。

“不瞞你說,我又何嘗不想參與其中呢,只是你瞭解,我當時是帶著曦兒不得已才離開揚城,她受了那麼多苦,我不能那麼自私,讓她繼續擔驚受怕。”

安木一臉無奈,似有難言之隱。

陳雲先恍然大悟,表示理解。

“對了,我怎麼沒見曦兒?”

陳雲先疑『惑』地問道。

“唉,一言難盡。”

見安木臉上『露』出苦澀的笑容,有思念,還有一種深深的無力。陳雲先不好繼續問下去。

“沒事,我覺得你們都是充滿理想的年輕人,就算經歷坎坷挫折,最終一定能夠走到一起。”

“呵呵,承你吉言。”

氣氛凝滯,遍佈尷尬,陳雲先感覺話題似乎有些沉重,哈哈一笑。

“來喝酒,今天是慶祝我們兄弟重逢,不說不愉快的話題。”

“喝酒,今天我們一定不醉不歸。”

“叮”兩個酒杯碰出情比金堅的友誼。

“小木,你留在揚城這種小地方真的是屈才了,真應該到革命聖地廣州去看看,正值華夏內憂外患之際,需要你這種有理想有抱負的有為青年。”

陳雲先還是覺得有些不甘心,覺得還能夠爭取安木,自從他嫁入紅黨,深刻理解到,華夏只有在紅 黨的領導下才能給支離破碎的華夏山河帶來希望,驅逐外夷,安定華夏。

自1912年袁大頭在帝國主義的支援下,採用軍事威脅和談判相結合的反革命兩手,竊取華夏民國臨時大總統,不惜向帝國主義借款動反革命內戰,鎮壓白黨動的‘二次革命’。

不僅大肆破壞‘辛亥革命’的民主成果,加緊專制獨裁統治的建立,出賣國家主權,尋求帝國主義的支援,為復辟帝制積極做準備,還和膏『藥』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

袁大頭的賣國稱帝罪行,最終激起全國人民的公憤,各地紛紛宣佈獨立,他也成為了他皇帝夢的殉葬品,1916年在內外討伐聲中悲慘地病死。

他手下的兩員大將成為兩地的級大軍閥,左右了北洋『政府』的決策。以津天城大帥林萬龍入主北洋『政府』,成為最高長官,王志華則趁機擁兵自重,控制了陝甘寧地區大部分地區。

各地大軍閥紛紛出獨立宣言,白黨領導人孫山在廣州建立國民『政府』,隱隱和北洋『政府』相抗衡,南方各省大軍閥大部分宣佈歸屬白黨的國民『政府』領導,國民『政府』的建立虛有其表,各大軍閥表面上接受國 民『政府』領導,實質上仍然稱霸一方。

華夏在帝國主義的窺伺下,可謂是群狼環伺,膏『藥』國在旁虎視眈眈,在這種危難局面下,華夏紅黨孕育而生,否定武裝割據式的連省自制,主張實行聯邦制以解決國內民族問題,建立單一制的多民族國家。

“雲先大哥,我現在只想快點去燕京找回曦兒,其他的事先放一邊吧。”

陳雲先見安木主意已定,知道再勉強也不好,只得作罷,畢竟革命是隨時可能流血犧牲的運動,不僅需要不懼犧牲的勇氣,更重要的是要有信仰,堅定的信念。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兩人熱情高漲地繼續討論著,從安木好奇的紅『色』主義到各地軍閥,北洋軍閥和南方革命軍的局勢,最終他們的話題轉到了揚城。

陳雲先到揚城不過幾日,在來揚城之前組織上雖然對他說了揚城的局勢,但經過這幾日在揚城的觀察,他現揚城的形式比組織瞭解的更加危機,如同靜默多年的活火山一般,表面平靜,實則暗『潮』洶湧,隨時可能爆。

很多情況他作為一個外來者當然沒有安木瞭解得透徹,他也想從安木這裡瞭解更多揚城的資訊。

“小木,你對現在揚城的局勢怎麼看。”

安木知道陳雲先來揚城不是隱居,多少帶著某種任務或者目的,思索再三,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他能感受到陳雲先不像那些潛藏在揚城不懷好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