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47節 封鎖時空

沈約自然明白因緣,他沒想到的是,蕭楚的那個科技年代,居然正式啟用因緣論。

蕭楚伸手在空中一揮,空中出現了一個長方體。

“這是我們所在的世界。”

蕭楚解說時彎曲了長方體,讓一面接觸到長方體的側面,“時空穿越本質上是打破宏觀線性,進行了微觀曲面空間搭接,你知道引力波吧?”

沈約謙虛道:“略知、略知。”

他無法不謙虛。

相對蕭楚而言,他更像個科技小白,對方畢竟比他多認知了兩百年的科技發展。

現代科技是在近百年來才算迅猛發展,到達一個前人難以想象的境界,再過兩百年,究竟會發生什麼,沈約也是難以想像。

蕭楚解釋道,“引力波就是時空彎曲產生的波紋。當人類檢測到這個波紋的時候,也就意味著開始涉足時空彎曲的殿堂。”

沈約思索道,“因為發現引力波,世人知道時空彎曲的可能,進而研究時空彎曲,發現了時空穿越的方法?”

蕭楚點頭道,“正是這樣。時空彎曲拓展了世人的認知,世人也發現時空延展彎曲,會產生各種奇特的現象,多餘的空間,可以製造四維立面,搭接的通道叫做融洞。”

“融洞,不是蟲洞?”沈約問道。

蕭楚解釋道,“蟲洞是最初的叫法,但我們發現融合的概念,更適合形容這種現象,是以改稱為融洞。”

沈約注視長方體空間的變幻,傾聽著蕭楚的解說,喃喃道,“原來如此。”

蕭楚也在看著變幻空間,繼續道,“融洞的概念雖然提出很久,可以2233年的科技,也只能搭建一瞬的融洞。”

“一瞬?”沈約反問道。

《摩訶僧祗律》中有言——一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

沈約和蕭楚這樣的人物談論未來的科技,聽到的居然都是古代的概念?

蕭楚似乎看懂沈約所想,“是的,就是佛經所言的一瞬。如果用具體時間來轉換,一瞬為0.36秒。”

沈約不由道,“你對佛經也很有研究?”

蕭楚肅然道,“不是我對佛經有研究,是我們那個年代,發現在數千年的佛經裡,蘊藏著對宇宙的高度解讀。但下人難以上語,以古代人的理解,很難明白其中的道理,後人對此才用神鬼玄學解釋。”

沈約對此心知肚明,因為對他而言,用肉眼看到的世界,和禪定觀到的世界,是根本不同的。

心經有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這經文說的就是,真正自由自在的菩薩,觀察到的世界並非固態,而是動態的分分合合。

換句話說,真正高深的修行者,不用科技手段,可以直接觀到微觀世界的執行。

因為知道微觀世界的分分合合,屬性為無常、是苦、無我、不淨,是以得出一切皆“空”的結論。

“空”非真空,而是說一切終不恆久,世人卻執著的以為變化的是永恆。修行者看破這點,才會拋棄這種“空”,去找尋真正的永恆。

永恆的就是心性!

當然了,真正看空和流浪街頭、隨波逐流完全是兩回事,後者是命運不由自主、自暴自棄,前者才是《逍遙遊》中嚮往的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