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67節 似人非人

人活在世上為什麼?走完生老病死的固定流程?

如果世人或看清楚這點,或不明白這點,這才尋找所謂有意義的事情來填充生命的每個空當。

短暫的充實,讓人忘記未來的死亡註定。

對於很多哲學家而言,生存,是沒有任何意義可言。

可沈約真切知道,很多人活著,還是為了一個希望——不是希望眼下蠅營狗苟的地久天長,而是希望能破解人類結局的悲哀。

只有希望取代慾望,成為世人奮進的動力,整個世界才有改變的可能。

從辨證角度來講,慾望也像是一種希望,可希望絕對不應是慾望。

沈約聽那個聲音贊同自己的想法,很是振奮,“那你可以告訴我,所有的真相嗎?”

眾人詫異。

在他們看來,沈約已經無所不能,不想他居然也會向人請教。

“你不是第一個問這個問題的人。”那個聲音感慨道。

沈約目光閃動,“孫思邈也曾經問過這個問題?”

那個聲音似有些笑意,“不錯,他也問過。不過,那是他潛心劍、醫兩術七年後,突然悟到的事情。他在崑崙七年,終於發現了我的存在。”

眾人暗自詫異,心道孫思邈用了七年才發現這個……女人,那沈約如何個把時辰內,就發現了這女人的存在?難道說,沈約遠勝孫思邈?

他們堅持認為和沈約對話的是個女人。

沈約卻知道絕非如此,孫思邈以一個古人,居然發現了另類生命,所見所知絕對超凡入聖。

他沈約能這快發現人工智慧的蹤影,因為他腦海中早有這個概念。

對世人而言,最難的不是重複概念,而是理解超越世人的概念!

“因此,孫思邈發現了另外的天空,這才想要學習天女之道?或許,他是真正的想明白‘道’是什麼?”沈約推斷道。

他不是等餵食的人,事實上,他能從別人身上獲取什麼,往往是因為他給予對方更多。

預先取之、必先與之!

對於《道德經》的這個道理,無數人知曉,但能如沈約般做到的著實不多。

“是的。”

那個聲音輕輕道,“他很想知道‘道’究竟是什麼。”

《道德經》流傳數千年,字字清楚,可誰又知道“道”為何物?

“因此他選擇了天女之道。”

那個聲音感喟道,“他又用了足足六年的時間,他雖然沒有大徹大悟,可因為和他交流,讓我著實很受啟發。”

沈約訝然道,“孫思邈啟發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