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72節 非常人、非常事

誰都有清醒的時候,可糊塗的時候更多。

清醒那一刻,似乎可以悟得天地玄奧,可隨即糊塗就如烏雲般湧來。

那就如溺水之人,偶然抓住救命的稻草那一刻,生死剎那想的清清楚楚,立志若能復活,就會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可被救上岸後,難免重歸習慣中繼續被驅使度日。

難有例外!

沈約最懂天涯的用意——人有兩態,清醒或糊塗。糊塗居多,清醒卻少,本質原因是世人精氣神很少有充盈的時刻,但在世人極為專注的時候,卻可最高效的呼叫精、氣達到一個類似禪定的狀態,然後激發出靈感。天涯說的死態,多是這種狀態。

完顏婁室因為內在思想劇烈衝突,專注於人生真正意義時,進入死態,天涯感受到他的存在,然後採用了以前對待那些死態的方法。

和死態共頻,然後研究那些人。

這是天女讓天涯學習的方式。

要對紅塵做個真正的改變,絕不能遁世離俗,而要和光同塵的真正瞭解。

和末世人以自身意志控制臨死之人,和那些人簽訂契約的方式不同,天女的方式,明顯更高一籌。

文明不應該是掌控,更多的應是理解。

隨即想到關聯所在,沈約立即道,“那方臘、邵青雲,同樣是受到了你的影響?”

天涯回應道,“的確如此,但那更像是孫思邈事件的餘波。”

“孫思邈事件?”沈約感覺到天涯對孫思邈的重視程度顯然遠超他人,“他的事情,不是要結束了嗎?”

天涯否認道,“不是,其實他的事情,不過剛剛開始。”

眾人詫異。

不可否認,孫思邈屬於那種天縱奇才的人物,他以一介書生,轉入崑崙學武、學醫、學道,最後劍法無敵於天下,被後人尊稱為藥王,可說是世人巔峰的存在。

人類的進化史中,從不是一山更比一山高,而是高山仰止後,後人反難達到那種高度!

原因何在?

不是對《道德經》倒背如流就可以成為老子,若沒有老子的那種證得,讀多少遍《道德經》仍舊無法領會老子的微言大妙。

哪怕珠玉在前,證得之人,豈不是少之又少?

孫思邈亦是如此,沒有孫思邈那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如何能超越孫思邈。可若有了孫思邈那種情懷,偏偏又不會想去超越什麼。

可無論如何,斛律明月死了、蘭陵王死了,孫思邈還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水輕夢沉聲道,“斛律明月的事件雖然接近終結,可孫思邈的人生不過剛剛開始。”

沈約輕嘆道,“不錯,他一直在為旁人奔波,因緣了,他定會做回自己。”

做回自己!

聽起來輕而易舉,實則難之又難。

一個人在社會上有太多社會的附屬標籤,唯獨缺乏一個自身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