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01節 念即現前

智者未見得清醒,只是諳熟了某些規則,習慣用這種規則玩弄世人,卻不知道不清醒的自己,在玩弄旁人的時候,不過是紅塵傀儡的代言,勞心勞力,終究化為紅塵泡影,有人臨終醒悟一切成空,有人卻是至死還覺得值得。

但下一次輪轉,智者親手製造的規則,就可能成為他自身的桎梏,他處心積慮設下的鍘刀,很可能斬下自己的頭顱,他將眾生當豬狗,自身同樣可能成為豬狗。因為只有修行者才能穩定選擇自己的道路,而智者掌握了太多規則,唯獨不解靈明點轉換的規則。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是以愚者取極,聖者守中。

極有正反,中卻不變。

智者沒有清醒的頭腦,和愚人無異,但他有了清醒的頭腦,就近聖人。

一念凡夫一念佛說的就是類似的道理。

或者更應該說一念凡夫、一念覺!

愚者念“佛”,求神保佑,只向外尋;慧者念“覺”,觀想清明,是為內建。

蕭布衣本是智者,若非智者,如何能在魑魅魍魎橫行的亂世勝出?亂世中勝出的只有一種——堅信自己信念的人物!

無論善惡!

蕭布衣意志堅定,孫思邈正是看清這點,才想借蕭布衣創下的世界,做一場人類改變的實驗。

已有太多人做過這種實驗。

從黃帝、蚩尤等人的尋求改變,到明暗界的李巨人對世人的微調,再至末世人對世人混同動物般的大改特改……

可結果似乎都有很大的問題。

孫思邈也在改,那他能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結果?

沈約很是期待。

他期待,因為他發現這是修行者一次主動的改變。

歷來的修行者均認為紅塵如火坑,尋求解脫為樂、苦苦尋覓跳出火坑的機會。更有甚者,因為修得的意外產物——神通,加入到火坑的混亂中。

孫思邈要改造這個火坑。

空中有文字不停的閃爍。

天涯竟將沈約所思所想捕獲,然後顯示給眾人。

眾人伊始不解,等連續看下去,又駭然沈約剎那間的念頭竟是如此繁雜錯亂,其中偏偏還有條明確的主線。

水輕夢嘆道,“佛說動念不染,我一直困惑此事,直到見到沈約你這般人物,才知道佛所言不虛。”

眾人各有醒悟。

修行者自然也會動念,可修行者的念頭和常人又有區別——常人在偶遇心許的人物,會將這念頭延展到一生一世,比如說相戀、婚嫁、生子、柴米油鹽、三年之癢、七年之痛,甚至到白頭偕老或者反目成仇……

修行者則不然,他同樣會見到心許之人,因為修行者也是人,被基因驅動就會產生七情六慾,但他能很快覺醒這些念頭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在貪嗔痴的驅動下,這些念頭會變成脫韁的野獸,毀壞他自身的根基。

常說的修行三境——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就是類似的道理。

第一層境界中,見山是山是說見山引發各種思春悲秋之感,徒自說愁,自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