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79節 不做人事

很多人堅持的不是正義,而是利益,很多人信奉的不是民主,而是心中的固有成見。

伊始的時候,世人為正而行的時候,卻有一些人發現披著正義的外皮,悄然的不守規則,反倒可以獲取更多的利益,在貪婪的驅使下,就成了最早的利己主義者。

就如堯舜等人堅持任人唯賢,卻被繼任者大禹以正義之名攻擊伯益,然後讓兒子大權獨攬,成為專權者般。

在古代,此種方法叫做帝王權術,到了現代,轉變成精緻的利己主義。不過精緻的利己主義比起帝王權術而言,自然還是小巫見大巫。

一如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侯門都是深如海,宮門更是比海要深。

趙桓常年在宮中活動,見到的自然不是歲月靜好、陌上花開,而是波詭雲譎、人心險惡。

只要在上面,就可以肆意欺壓在下面的人,不用講什麼仁義道德,因此他反倒更容易理解帝王心術,而且容易被這種心術帶偏。

在他和耿南仲之流看來,一切都是以正義之名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孫傅雖然有文采,可古傳負心多是讀書人就隱晦表明,讀書未見得可以明德,他和王宗濋對於沈約的所為同樣心存困惑。

沈約剛出現的時候,並不同意議和,可在宋人獲得局面上的優勢時,反倒要阻止宋軍的進攻,這種表現著實自相矛盾,也讓他們認定沈約不過是想大權獨攬,攫取勝利的果實罷了。

他們為什麼這麼想沈約?因為他們自身就是這般做的!

觀人如鏡,觀己自明!

沈約剎那間明白這些人的齷蹉心思,卻是不為所動,只是凝望著凌過京道,“你無法阻止請來的這些神兵天將?”

凌過京支吾道:“自古請神容易送神難,我以道家秘法請他們前來征戰,若不征戰到底,只怕不會迴轉的。”

他這般言辭是江湖術士常用的套路,自然將趙桓忽悠的一愣一愣的,耿南仲更是找到了依據,嘿然道,“這種情形,不需要閣下插手了。閣下若是執意插手,我想需要給我們一個理由了。”

話音方落,耿南仲放聲大呼,因為沈約手一揮,竟將他丟向城下。

趙桓等人同時大叫——他們沒想到沈約說出手就出手,更沒想到沈約抬手間,就能將一個大活人丟出城牆頭。

疾風剌面,耿南仲向城下急墜,不等摔實,整個人已然暈過去。

人本有這種生理本能——昏迷為了避免更大的痛苦。

可人類卻過度的開發了這種本能——用痴迷逃避痛苦的輪轉。

耿南仲並未摔死,下一刻,沈約消失不見,等到眾人再見沈約的時候,見他手上拎著昏迷的耿南仲丟在城頭之上。

趙桓等人見狀嗔目結舌,他們看到這種情況,自然知道是沈約躍出了牆頭,將要摔死的耿南仲撈了回來。

事實簡單,可這是人能做出的事情嗎?

他們看到了宋軍被神靈附體的神蹟,自然相信有神的存在,但沈約的謙和,讓他們忘記了一點——沈約同時是神,可以掌控他們的生死。

望著眾人的臉色如土,沈約凝聲刀:“你們誰願意和耿南仲一樣?”

沒人開口。

沈約知道危機潛伏。

當初他到了1126年的空間,發現金人圍城要戰——這一戰的結局早就命中註定,宋人屈辱求和不成,被金人將宮中一切、宮外百姓當作如牛羊的戰利品般盡數擄掠到北方。岳飛《滿江紅》詞中所說的靖康恥,就是描述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