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1章 餓空汴京

趙佶站起來,道“即如此,戶部何不開常平倉以濟民用?”

趙鼎道“連連征戰,消耗巨大,如今四路大軍南下,為供應軍前,常平倉早已空了。”

常平倉是為調節糧價,儲糧備荒以供應官需民食而設定的糧倉。

在市場糧價低的時候,適當提高糧價進行大量收購,在市場糧價高的時候,適當降低價格進行出售。

這一措施,既避免了“穀賤傷農”,又防止了“谷貴傷民”,對平抑糧食市場和鞏固封建政權起到了積極作用。

只是皇權第一,江南明賊造反,為了保住皇位,趙佶派出去了五十萬大軍,府庫根本不夠支撐。

所以,只能從常平倉抽取糧食,不止東京城,便是各地的糧食,都被搬完了。

至於這其中有多少被貪了,那真的只有老天爺才知道了。

不,老天爺也不知道,因為大火太多,很是燒了不少倉庫。

聽到常平倉空了,趙佶急了,看向蔡京。問道“蔡卿,可有良策應對?”

蔡京有個屁的辦法,只得磕頭道“臣無能,只得去職謝罪。”

去職好啊!

去職了,才能全家跑路。

反正在糧價大漲的風潮中,蔡家已經撈了不少,完全可以離開東京這個是非之地。

不止蔡京,許多官員都有同樣的心思。

大軍南下月餘,消耗了海量錢糧,卻沒打下來一個城池,稍有見識的都能看到,趙宋方明的鬥法,絕非短時可停。

所以,這個時候最好在外地待著,以方便做出選擇。

蔡京便是想去安全之地,觀望風向外確定行止。

趙佶可不會同意自己的宰相離開。

商量一陣,即調不出糧食,也壓不下去糧價,都是一籌莫展。

其實不是糧價壓不下去,而是眾人不願意下令。

都是自家開的糧鋪,如何能斷了這樁滾滾財源?

“陛下。”趙鼎再拜,道“汴京居,大不易,臣懇請陛下放鬆路引管束,允許小民離京往他鄉討生活。

待到運河恢復,糧價回落,小民自然迴歸。”

不愧是後來被稱為南宋四名臣的,趙鼎又提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糧價突破天際,一是因為南方糧食難來,二是因為奸商囤積居奇,三嘛便是因為東京城內人口太多了。

趙宋都,作為世界第一繁華的都市,人口已經過了百萬。

這麼多人,每天消耗的糧食如山似海,不計其數。

吃不飽的人,隨時都可能爆炸,把汴京炸成一片廢墟,與其如此,不如放走。

人少了,糧價自然回落。

所以,這個辦法立刻透過。

不一刻,這個計策傳到了聞風司密探手裡。

新任頭領兵辰聞訊大喜,立刻讓人嚮應天彙報此間訊息。

糧價飛漲,不乏聞風司的推動。

其中的原因,便是透過生活壓力,讓城中百姓自離開汴梁。

等明軍打過來圍城的時候,城中百姓想走倒是可以走,只是損失會非常大。

此時自己走,既可以考慮清楚去哪,也可以從容收拾家財,不會給以後安置工作增加太多麻煩。

至於能餓走多少人,就看糧價飛到多高。

目前鬥米一貫,起碼攆走一半人。

效果遠預期。

喜歡水滸終結者請大家收藏水滸終結者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