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4章 宋夏同盟

所以,必須給西夏人火藥。

聽秦檜應下,察哥滿意地點頭,繼續道“二,給予我國三萬青壯,用於擴充軍隊,也給貴國減輕些許負擔。”

秦檜想了片刻,道“我等也在擴充軍力,此等要求,實難應允。”

察哥道“說實話,因為明人襲擊頻繁,我等轉運糧草,需要繞路很遠,損耗很大。

根據我的估算,只能支援你們四萬人的糧草,再多,我國也難以為繼。

與其把這些青壯放歸鄉里後逃亡,不若交於我國擴軍。

要知道,我國陛下親征麟州三地時,折損嚴重,兵力尚未補充完畢。

貴國給我三萬人,實在於抗擊明國大有裨益。”

秦檜道“此事非我能做主,待朝堂商議後再定,尊使可說其它。”

察哥應下,慢條斯理地說起了條件。

按照目下趙宋的境況,西夏人也要不出來什麼實際的東西。

因此,西夏人也沒獅子大開口,只索要各項技術。

火藥、冶煉、弩炮製造等,只要趙宋有的技術,西夏人都要。

趙宋也沒有小氣,只要他有,只要西夏人要,全部都給了出去。

甚至為了幫助西夏人掌握這些技術,還派出去了許多工匠。

儘管索要人口的條件沒有談妥,秦檜與察哥,還是簽署了盟約。

畢竟,明國給兩國的壓力太大了。

若不精誠團結,就要真的被各個擊破。

盟約簽署,還要遞交給兩國皇帝用印後交換,才能正式生效。

這只是時間問題。

兩國本來就是郎有情妾有意,勾勾搭搭在一起,只是沒有公開化罷了。

如今,條件談妥,趙宋又沒有什麼退路,當然希望拉住西夏一起幹。

至於其中如何稱呼、如何排序,一概略去。

生死存亡之際,實在是不能在顏面上糾結。

否則,明軍兵臨城下,兩國還沒簽訂盟約,那就太可悲了。

放下筆,吹乾了盟約文字,秦檜道“未知尊使,是否可以聯絡遼人,以壯大同盟?”

察哥道“目下,遼帝一心收復失地,只要同金國用兵,怕是不會與我等聯盟。”

“可惜,若是遼人再來,合我等三國之力,即使不能消滅明國,自保也當無虞。”秦檜嘆道。

確實是可惜。

若遼金談和,共同轉兵明國,未必不能反推回去。

察哥道“根據我國訊息,雖然遼帝一再催促,耶律大石並未出兵進擊金國,只怕其中有什麼變故。”

秦檜道“耶律大石未曾東去,此乃遼金和談之契機,或許貴我兩國,可以派出使團從中斡旋。”

事務。思慮片刻,察哥果斷應下。

打仗,當然是拉來的同夥越多越好。

喜歡水滸終結者請大家收藏水滸終結者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