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4章 幽雲恩科

數學卻有些撓頭。

他也去官府開辦嗯學堂學習過,加減乘除沒大問題,方程就要了老命了。

地理也還好,明國如今的範圍,他也都瞭然於心。

基本上,明國的領土範圍在長城以南,大理、吐蕃、西域都是沒有的。

各地的風土人情,黑山也有了解,答起來並不吃力。

花了一個時辰答完了三科,黑山看向策論。

策論乃是三選一,題目為“一如何在草原上建立有效的統治?”、“二如何徹底平定幽雲之地百姓的變亂?”、“三試對朝廷的某項政策表評論。”

這是大頭,佔分百分之六十,黑山不得不全神思考。

對朝廷政策表評論,肯定不能只誇獎不批評,然而黑山覺得,身為漢人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不需要在意那些瑕疵。

所以,這題就沒辦法答了。

哪怕他把朝廷捧上天,也不能得高分的。

看到第二題,黑山同樣為難。

他也想不通,為什麼到現在,幽雲之地還會不是出現叛亂。

明國稅負十分輕微,又是漢家正統,好好過日子不行麼?

放棄了這題,也意味著黑山哪怕考中,也不可能留在本地任職。

此次恩科,確實是給幽雲地區的福利,然方天定也是想選拔些人才來的。

幽雲之地小規模的叛亂隔三差五,和南方官員不熟悉當地風土人情不無關係。

所以,需要選拔一批熟悉地方的官員充實各級衙門。

也不需要他們有多大才能,只要能夠搞清楚叛亂原因就好。

黑山看不透這個道理,當然沒辦法留在當地。

於是,第一題成了他唯一的選擇。

正好,他少年時是在北方草原長大的,熟知草原情況。

思索清楚,黑山提筆寫道“草原遼闊,引弓之民追逐水草而居,看似遊移不定,其實有跡可循。

其命脈,乃是河流,只要控制河流,便可以決定其生死。

是故,我軍大舉北上,可沿河流,擇址建城,禁絕披左衽之輩用水,其必消亡。

且,遊牧者多缺鹽,平抑鹽價、控制出量,即可限制部落遷徙範圍……

部落頭領據有利益,不願歸心,當盡殺之,如同牧民生活困苦,可遷徙一部分往流求等地……”

寫的很嗨的黑山並未注意到,他的身後已經聚集了一群大員。

胡銓、婁敏中並燕京知府等人,都在他身後觀看。

看了一陣,胡銓示意大家撤退,莫要驚動了考生。

如何在北方草原上建立穩固的統治,朝堂已經研究很久了,卻一直沒有統一的計策。

所以,才有第一題的出現。

黑山的答案,給了婁敏中的極大的啟,頗有些茅塞頓開的感覺。

朝堂當然制定了築城的計劃,只是選址一直難以確定,黑山的答案,是非常好的思路。

而且,殺頭領,留百姓,也是朝廷的大政方針。

不知不覺中,黑山的答案已經契合了朝廷的方略。

這就很難得了。

離開之前,婁敏中暗暗記下黑山的資訊,準備考試完畢後,召來聊一聊。

黑山還不知道,他已經被大佬賞識了,只是埋頭寫出心中所想。

喜歡水滸終結者請大家收藏水滸終結者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