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二章 打前站

郭宗堂建立留學預備學校的事情很快也傳到了黃坤生的耳朵裡。雖說他人在香港,也抑制不住他激動的心情。他十分佩服郭宗堂的毅力。經過了這麼多年,他的努力沒有白費,終於有了回報。前一段時間,他尋找郭宗堂,沒有打聽到他的訊息。沒想到,不久前,在香港出現了郭宗堂招生的訊息。

黃坤生做完手術,忙完了手中的活,他坐在書案前,靜下心來,提起毛筆,寫道

恭賀仁兄。功夫不負有心人。留學預備學校成立,留學肄業有重大進展,此乃仁兄多年努力之結果。在下衷心祝願留學肄業事業取得更大進步,培養出國家建設之棟樑。

經過兩年多的全面的培訓,留學預備學校的第一批幼童順利結業了。郭宗堂倍感欣喜。他端著冒著熱氣的一杯咖啡,凝視著窗外,心情十分愉快。他在想,儘快將這批孩子送出去,讓他們早日接受西洋教育,自己的夢想便有理想變成了現實。

金秋9月,秋高氣爽,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經過多年的努力,郭宗堂終於迎來了收穫的季節——第一批留學幼童行將啟程,前往美國!

“我們如何去花旗國?”趙一博大人問道。

關於這個問題,郭宗堂早已經商量妥當。計提計劃是先由趙大人先行一步,在美國給留學的幼童安排好食宿,解決好生活後顧之憂。隨後,郭宗堂帶領幼童隨後前往。

一聽這個計劃,趙大人立刻表示反對。他畢竟沒有去過美國,對那裡的情況一無所知。另外,他又不懂英語,無法和洋人交流。可以說,他到了那裡困難重重,寸步難行。

“宗堂,留學肄業之事日後由你全盤負責,鄙人不懂洋文,對花旗國一無所知,因此,日後本官就不去美國了。留學肄業一事閣下完全一人可以辦妥。”其實,趙一博說這番話,真的反映了自己的苦衷。出洋對自己的來說那簡直是比登天還難。

“萬萬不可!”郭宗堂感到勢頭有些不對勁,這位翰林出身的朝廷命官有打退堂鼓的嫌疑。於是,郭宗堂立馬說道“當年曾總督、丁大人全力推薦閣下,主政留學肄業局,再下只不過盡是一副手而已。大人是留學肄業職業的主心骨。大人萬萬不可推脫。一定要擔起重任。”

“郭先生,本官也不是不管,日後就在國內做點力所能及的工作即可。”

郭宗堂記不贊成趙一博的說法。他退一步,建議兩個人對調以下,也就是郭宗堂先行一步,打前站,在美國那裡安排好食宿等生活問題,一個月後,再由趙大人帶領這批幼童前往美國。來個人對工作進行了分工。

趙一博在想,郭宗堂曾經在西洋美國留學多年,對美國的各種情況都很瞭解。另外,在美國,他還有許多老師和同學。郭宗堂先到了美國,很容易開展工作,把一切後勤服務工作辦理妥當。最終,採用了這個辦法。

上海碼頭。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絲絲縷縷的朝霞灑向了一望無際的洋麵,進進出出的客輪絡繹不絕,處處是一片繁忙景象。郭宗堂目視著茫茫的大海,他心潮澎湃。這是他第三次前往美國。這次前往明顯和前幾次不一樣。這次前往美國,他心中充滿了希望。這是他人生的拐點,也是他實現夢想的起點。

經過數十天的航行,郭宗堂終於來到了美國東部城市波士頓。再此,他沒有停留,很快前往紐約。

在前往紐約的途中,他路過考利文市。此時,他想到了恩師約翰老師。正因為他當年的大力協助,郭宗堂才完成了大學業。可以說,約翰老師是對他影響最大的人。

考利文,美國東部小鎮。林蔭小道彎彎曲曲,陡峭的山坡鬱鬱蔥蔥、蜿蜒的小溪流水淙淙,處處是一片田園風光。

約翰老師家住在距教堂不遠的地方。教堂是全市最高的建築。

“約翰老師在嗎?”

“誰呀?”正在看書的約翰老師,聽到叫門聲,立刻放下書本。

“我是郭宗堂?”

“誰?”不可能啊,郭宗堂回國了,約翰以為自己聽錯了。

“郭宗堂!”

這次聽準確了,來人再報了一下自己的名字。約翰老師十分驚喜,趕快開啟了門。

“宗堂,真的是你嗎?你怎麼來了?”

“是我,郭宗堂,老師,見到你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