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章

<1i> 叛軍到邊城那一日,整座城池戒嚴,街上皆是巡邏的衙役,不準任何人外出。本書醉快更新百度搜尋抓幾書屋。--淩氏早命家裡提前準備了菜蔬肉蛋,是不愁三餐的。

只是想到丈夫也在城外,淩氏這心就沒片刻的安寧,擔心的站不住腳,坐一時就要起來溜達一下往門口望一望。哪怕什麼都望不到,也要去望一望。趙老太太倒是好些,手裡也掐著一串光潤的木珠,不斷撥轉著唸佛。

趙長寧也沒去學裡,他倒沒覺著如何,帶著趙長宇同梨果蘇白在蘇先生院裡唸書。官學也停了課,住宿的學生攆回家來。

淩氏六神無主,趙蓉安慰道,“娘就放心吧,爹爹是不會有事的。”趙蓉這樣說是基於上輩子的經驗,上輩子趙蓉便一直活的好好的。

淩氏嘆道,“你爹一時不回來,我這心一時不能安。”

趙長卿溫聲道,“只是交換人質,又不是打仗。”

淩氏道,“你們小孩子,可知道什麼。那些逆黨,自己老子的反都能造,還有什麼不敢幹的,殺個把人都是小事。你爹武功尋常,我怎能不擔心。”

趙長卿端了盞溫茶予淩氏,道,“若是娘擔心逆黨,那就大不必了。逆黨才有多少人?爹爹不是說過了嗎?不過五千人。邊軍有多少,僅邊城一地駐軍就有數萬。何況,逆黨自帝都遠道奔襲,人困馬乏,逃命還來不及,怎會真有意與邊軍交戰?”

“就是邊軍這邊,雖說人多,打叛黨是綽綽有餘。但,母親想一想,叛黨手裡握著的可是陛下的同胞弟弟,當今太后的小兒子。叛黨跑了,邊軍頂多擔個無能的名頭,若有萬一傷著陛下的弟弟太后的兒子,豈不是要吃不了兜著走!”趙長卿道,“就是陛下,哪怕想捉拿叛黨,難道能不顧及自己的親弟弟?若不顧及郡王殿下,早在帝都就打起來了,如何能容叛黨跑到邊城來。可見陛下對郡王的看重,是不會不顧郡王的安危,既顧及郡王安危,今天必以解救郡王殿下為第一要任。所以我說,今天打不起來,只待救了郡王與宋姑娘,叛黨出了邊城要塞,我爹他們就能回來了。之所以叫爹爹他們也去排布了陣營,無非是為了人多,震懾叛軍而已。”

若空落落的一句安慰,淩氏哪能真就心安。如今趙長卿有理有據的說這一套,不要說淩氏,便是趙老太太神色也安穩許多,笑道,“是這個理。到底是你們唸書的人,腦袋也靈光。”

淩氏鬆了口氣,道,“就盼著如你所言。”

直到下晌午,趙勇才回來,街上的戒嚴也解除了。淩氏見丈夫全須全影的回來,頓時喜上眉梢,迎上前去,笑道,“趕緊著,先到老太太院裡去,老太太可是惦記著你呢。”

趙勇笑,“一點事都沒有。”

淩氏畢竟是女人,心也細,看丈夫腿上有一大塊泥土,問,“說沒事,身上怎麼髒成這樣了?”

兩人說著,趙勇已大步進了老太太的屋子。老太太笑,“回來就好。”

“母親儘管放心,兒子沒事。”趙勇坐在椅中,柳兒端來茶,趙長卿試一下茶溫遞給父親。

老太太問,“如何,郡王殿下可還平安?”

趙勇一口氣灌下半盞茶,笑,“救下了,將軍大人親自救了郡王殿下。”

老太太又問,“那位宋姑娘如何了?”

趙勇道,“這也是湊巧,我正巧同餘總旗救了宋姑娘。那姑娘也可憐,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腿,好在未出大事。”

老太太點頭道,“救人是積德的事,做的對。”

兩口便把一盞茶喝光,趙勇一笑,問,“家裡可有飯食?從早上就在城外等著,連口水都沒的喝。”

淩氏笑,“有!我早叫廚下溫著呢,這就給你端上來!”

趙長寧趙長宇蘇白梨果也聞聲過來了,七嘴八舌的同趙勇說話,屋裡一時熱鬧至極。

趙勇用過飯,老太太就叫他回屋歇著去了。淩氏自然也跟過去服侍,趙長寧幾個乖乖的回蘇先生院裡繼續唸書。

趙勇其實不累,吃飽了躺在炕上同淩氏夫妻兩個說話。淩氏柔聲道,“以往聽別人說起打仗何等提心吊膽,我心裡還不以為然,真是輪到自己才知道是什麼滋味兒。你出去這大半日,我跟母親擔心的連口水都喝不下。”

趙勇握著淩氏手把玩著,笑,“這擔什麼心,又不是去打仗。”

“說不是去打仗,也是點兵排陣的出去列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幸而兩個丫頭懂事,知道寬解寬解我跟老太太。”淩氏嘆道,“長卿這丫頭,說起聰明來真是一個頂別人十個。阿蓉論貼心比長卿要貼心,脾氣也比長卿好,到底年紀小,見識上就不如長卿。”

趙勇不以為然,笑,“你這心偏的喲,長卿怎麼不貼心了?我看她好的很。倒是阿蓉,上次我急著去衛所沒好說她,怎麼能同長卿說那種沒邊際的話?要不長卿打她呢,叫我聽到也得訓她一訓!”

“唉呀,都是哪輩子的事了,你還記著呢。我問阿蓉了,是誤會來著,孩子也不是有意的。”

趙勇畢竟是天天在外頭走動的大男人,並不似淩氏那般好糊弄,當下便道,“不管是不是有意,得怎麼說才叫長卿誤會成那樣?要我說,少叫阿蓉天天悶在房裡做詩啊詞的,詩詞那東西,都是長噓短嘆沒個精神氣魄。家裡巴巴有蘇先生這樣有學識有見識的先生,你看長卿與蘇先生處得多好,阿寧阿宇也是蘇先生啟蒙,阿白更不用說了。就阿蓉,與蘇先生不大親近。這跟著先生做學問,也得看自己,阿蓉小時候是有幾分聰明,說話念書比阿寧更聰明。如今我看她呀,遠跟不上阿寧。你別看阿寧粗枝大葉的,和人。”

淩氏笑,“我說說她就好了。孩子哪裡有一樣脾性的,要是阿蓉像阿寧一樣,我得急死。女孩兒就要有個女孩兒樣,阿蓉是綿軟了些,性子也不壞。”

趙勇想自家孩子,自然要往好處想,道,“教她些針線,別總唸詩了。”

淩氏都應了。

淩氏又好奇的問,“郡王殿下什麼模樣啊?你看到沒?”

趙勇道,“就遠遠的瞅了一眼,沒看大清。”

“那宋姑娘呢?多大年紀了?”

“瞧著比咱們長卿大個兩三歲的樣子,模樣沒咱們長卿俊。”趙勇道,“說來正事險忘了,你記得提醒我,趕明兒休沐時我去廟裡投個好日子,給長卿辦及笄禮。”

“知道了。”淩氏道,“我這裡還有幾兩金子,稱二兩去給她打幅金釵,及笄禮用。”

“很是。”趙勇道,“新衣裳也裁兩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