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章

梨果本來也沒想管。

剛入臘月,鄭妙嘉回了邊城,聽說家裡被人放火的事,鄭妙嘉險魂飛魄散。

鄭太太道,“多虧了趙姑娘接了我跟你祖母去家裡休養,後來我們身子好了,又是梨子幫忙尋了這處宅子,一應東西都是他們幫著置辦的。既實惠,又划算,連過冬的炭也是梨子幫忙置的。你可得去好生謝謝人家。”

鄭妙嘉道,“自當如此。祖母、母親身子可好?”

鄭老太太笑,“都好了,莫擔憂。你妹妹婚事可順利,親家如何?”

鄭妙嘉笑,“都還好,我在嘉興住了幾日,去拜訪了先時的幾位朋友,臨走前又去瞧了妹妹一回,她氣色不錯,說叫我放心,祖母、母親也只管放心,我看程家是有規矩的人家。”

鄭太太道,“那就好,那就好。”

鄭妙嘉又問了些家中瑣事,鄭太太道,“只可惜咱家那些書,都燒沒了。”

鄭妙嘉道,“人平安就好,書還能再置。”私下又給了母親和祖母一些銀子,鄭太太悄悄問他,“哪兒來的錢,你又去倒賣貨物了?”鄭妙嘉的性子與鄭大人不同,他更活泛,也不似其爹那般大公無私。修來鄭大人這種清官爹,鄭家家境可想而知,鄭妙嘉小時候就知道在學裡給其他有錢的同學代筆寫作業賺錢,當然,那會兒道行淺,時常被老爹揍。待得大了,鄭妙嘉更沒少幹倒買倒賣的事,而且,他是自小從鄭大人神目如電的目光下歷練出來的本領,雞賊的很。

鄭妙嘉糊弄他娘,“往日攢的,我去送嫁,總得帶些銀兩傍身,這是剩下的。娘拿著補貼家用吧,我爹天天在外頭忙,家裡還得指著你。”

鄭太太笑,“我如今年紀也大了,越不中用,跟你祖母商量著,還是先給你娶房媳婦。”

鄭妙嘉連忙擺手,“我這功不成名不就,哪裡就說到親事上。我想著這次回來就一意功讀功課,待中了進士再說親不遲。”

“那怎麼成,你等得,人家女孩子也等不得。”說到兒子的親事,鄭太太簡直有些迫不及待,滿臉笑意的問,“你覺著,趙姑娘可還好?我跟你祖母都看人家姑娘好,咱家雖不是大富之家,過得卻是清明日子。你要覺著好,我去給你求來如何?”經家宅失火一事,鄭家婆媳都對趙長卿極有好感。

“趙家妹妹啊。”以前他都直接喊“卿妹妹”的,後來認識了楚渝,那傢伙天生醋桶,強迫他改為“趙姑娘”,他便一直喚“趙家妹妹”。想到楚渝,鄭妙嘉嘆道,“她跟妹妹是朋友,我待她跟妹妹是一樣的,哪裡就能說到親事上去。”

“莫非你是嫌趙姑娘先前跟楚家議過親?”鄭太太問。

“不是那個意思。”鄭妙嘉道,“當她是妹妹,完全沒男女之情,下不去手啊。”趙長卿的確很招人喜歡,這樣生得漂亮,又機伶聰慧的女孩子,沒人不喜歡。但,也不一定人人就有男女之意,似鄭妙嘉,先時認識趙長卿時,趙長卿完全是小女孩兒一個,他又不是楚渝,人家小小時就能動些歪心。故此,只當趙長卿是個小妹妹一樣。何況趙長卿先時同楚渝那般相愛,經歷過與楚渝的情義,趙長卿能不能再愛上別人,都是一個未知數。他欣賞趙長卿的品性,知道這個小女子可敬可愛就夠了,若結與婚姻,當真是既誤了趙長卿,也誤了他。

鄭妙嘉三言兩語按下母親的念頭,道,“一會兒打人去趙家送帖子,明兒我過去一趟。”

鄭太太道,“理當如此。”

晚上鄭大人回家,一家人吃了個團圓飯。

鄭大人叫了兒子去書房說話,先問過鄭妙穎成親的事,又問了鄭妙嘉的行程,看鄭妙嘉有些自責之意,鄭大人淡然道,“只有千年做賊,沒有千年防賊的理。你剛走沒幾天就起了火,你在家也沒什麼用。”

鄭妙嘉問,“如今父親追查的事如何了?”

鄭大人嘆道,“國之蛀蟲啊!陛下下旨令徐同知暫代知府之位,與我徹查此事,如今查得差不離了。方知府連同涉案之人這就要押送到帝都去了。”

鄭妙嘉問,“父親,去年楚家是因何被構罪?”

“構罪?”鄭大人濃眉一挑,譏誚道,“什麼叫構罪,你知楚家在邊城九年,家資是何等豐厚!光田產宅地這一項,折成銀子就不下於二十萬兩。更不用說那些抄沒的家資。楚家起於寒微,靠薪俸,就是八百輩子也攢不下這些家業!怎麼能說是構罪!”

鄭妙嘉不想就清廉與否的事同父親爭辯,轉而道,“我知楚家必有其罪責所在。只是,陛下忽然落守邊大將,必是事出有因。要我說,楚家在邊城九年,功過皆有。起碼這九年邊關平安,邊軍勤於操練,無過便是功了。何至於突然滿門下獄,連梁青遠這個做女婿的都未能逃脫呢。”

鄭大人沉默片刻,方道,“楚家雖貪了些銀錢,其罪確並不至死。我也是後來打聽到的訊息,有人給陛下上了秘折,說楚家這些年一直在向西蠻私賣兵械,這是叛國大罪。”他不過七品御史小官,在官場中人緣平平,一些訊息總是滯後的。

鄭妙嘉問,“這怎麼可能?這是真的?”

鄭大人搖頭嘆道,“當時楚家任邊城大將,其岳家為兵部尚書,這事如果楚家操作,再便宜不過。我雖不知具體內情如何,但陛下立刻落了越楚兩家,想來手裡是有證據的。”

鄭妙嘉道,“若楚家真與西蠻有聯絡,事之時如何不舉家逃往西蠻,如同四皇子和吳家兄弟那樣!”

“現在說這話有什麼用。”鄭大人輕聲道,“楚家死後榮哀,我猜陛下也是有悔意的。”

“那是誰向陛下告的秘?”

鄭大人嘆,“兵部左侍郎,如今早抄家配了。”

“可是,他一個兵部左侍郎,如何會有邊城的走私軍械的證據?這事,必是自邊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