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章

<1i> 朱家有著很嚴格的規矩,子弟們起床後必要先去向父母請安的。 因朱老太太與朱太爺並不住一處,故此大家先在朱老太太正房請過安後,朱老太太道,“丫頭們陪我說說話,老大老六,你們帶著家下子弟去給太爺請安吧。”

朱大舅爺朱六舅爺便帶著兒孫去了朱太爺住的流芳院。

朱太爺對兒孫向來冷淡,等閒懶得見人,便是見了也沒多少歡喜,擺擺手道,“不是跟你們說不用來請安麼。”

朱大舅爺笑,“兒子多年未能在父親膝下盡孝,如今回來了,恨不能日日在父親身畔服侍。”

“那就煩死我了。”朱太爺頗有幾分噎人的本事。好在做為朱太爺的兒子們,都有一顆強悍的心臟,朱大舅爺只笑不言,朱太爺道,“明兒不用來了,去你母親那裡順便把卿丫頭叫過來與我一道用早飯。”把一干兒孫打走了。

趙長卿趙蓉朱鈴朱曦朱蟬正在陪朱老太太說話,趙老太太笑看著趙長卿,“早上聽丫環進來說,昨晚你來請安了。”

趙長卿笑,“我來得有些晚了,老祖宗院裡雖還沒關院門,我跟外頭的婆子打聽著說老祖宗梳洗過了,想是準備休息,就沒打擾老祖宗。”

朱老太太笑,“既是天晚,不過來也無妨的。家裡就這幾口子人,也沒那些規矩要講。太爺脾氣古怪,他那人,誰投了他的眼緣就喜歡把誰帶在身邊。你把太爺孝敬好了,我就高興。”

朱鈴摸摸趙長卿的臉,玩笑道,“這丫頭就是有福氣,像我們一樣是孝敬的心,偏不入太爺的眼。好妹妹,你就帶我們那份兒一併孝敬太爺啊。”

袁氏笑,“你又作弄你妹妹。”

朱六太太對朱大太太笑道,“長卿這孩子,自小就格外機伶。”

趙長卿笑,“興許是傻人有傻福吧。”

大家說笑了一時,男人們自流芳院回來,除了朱老太太,女人皆站起身來,朱老太太便問,“太爺可好?”

朱大舅爺笑道,“父親氣色極佳,說免了兒子們以後的請安,還說叫長卿過去一併用早飯。”

朱老太太笑對趙長卿道,“那你就去吧。”

趙長卿行一禮,便帶著丫環去了朱太爺院裡。

別人都覺著朱太爺脾氣古怪,趙長卿倒喜歡跟朱太爺一起說話玩耍,兩人一起聽戲聽曲,絲竹管絃,吃喝玩樂,極是快活。

朱太爺很是講究,每日用的水都是僕從一大早上去萬梅寺的泉邊汲的泉水,煮茶的水都是用玉罐盛放。趙長卿問,“太爺,這有什麼講究嗎?”

朱太爺道,“玉是有靈性的東西,山間的泉水帶著山中的靈氣,用玉來儲存,可使味道不失。”

趙長卿不大信,朱太爺自有其歪理,笑,“你別不信,人死了以玉塞九竅,為何不用金,不用銀,單用玉呢?”

趙長卿心說,我上輩子死後肯定沒人捨得給我用玉塞九竅的,卻有此奇遇。趙長卿道,“人死之後萬事皆休,跟玉不玉的關係不大。哪怕玉真有靈性,也管不到靈魂不散,人終歸還是會轉世投胎。至於投得好人家,還是尋常人家,就端看此人生前功德造化了。”

朱太爺見趙長卿一本正經,不禁笑道,“你這樣開藥鋪坐診治病,看來是要積大功德的。”

“大功德不敢說,但治病救人總是好事,做好事總比做壞事強。”

丫環捧上兩盞奶茶,趙長卿先接了一盞奉予朱太爺,自己方取了另一盞,微泯一口,奶的醇厚與茶的清香帶來極佳的口感。朱太爺道,“這世上人,多是欺善怕惡,做壞事還好做一些,做好事就難了。”

趙長卿笑,“我不怕。”

朱太爺好奇的問,“我聽說你輕輕鬆鬆的就把兩隻石獅子砸到青石板地下去了,是不是真的?”

趙長卿有些不好意思,她並不是喜歡炫耀的性子,只是這世道太難了。朱太爺一幅惋惜的模樣,“你有這樣的絕世武功,朱莊那般去找死,你怎麼不一巴掌抽死他?”

趙長卿盯著朱太爺不說話,朱太爺道,“看我做什麼?”

“看你是不是在諷刺我。”

朱太爺一陣大笑,拉著趙長卿道,“走,咱們去園子裡轉轉。”

流芳院非常寬敞,正經的四進大院子,自帶花園假山流水池泉。朱太爺道,“知道這處院子的來歷麼?”

趙長卿搖頭,“太爺這院子挺寬敞,房屋古樸,這園子也能看出來是養了多年的園子。”一間有年頭的老宅同新宅子是不一樣的。

朱太爺點點頭,“流芳院是以前朱家的祖宅,後來漸漸家裡達後就買了鄰近的幾座宅子,便是今天的朱家了。”朱太爺望著園中一草一木,道,“家族興衰,也就是如此了。君子之澤尚且五代而斬,何況朱家這等人家。”

趙長卿道,“大舅爺正三品戶部侍郎致仕,有幾人能比得?何況朱家子弟在外為官者眾多,也算是一等書香人家了。”

朱太爺擺擺手,繞過假山花從,轉身到一處六角亭中坐下,趙長卿也陪著一併坐了。朱太爺問,“你知道宋皇后的事嗎?”

趙長卿道,“只知道一些,並不大清楚。”

朱太爺笑,“滑頭,你不知道宋皇后就能去跟李掌櫃做那調料粉的生意?”

不意太爺這般訊息靈通,趙長卿笑道,“要說我是刻意去搭李掌櫃的線,太爺就抬舉我了。我何德何能呢?實心說起來,約摸是因緣際會吧。”

朱太爺微笑頜,“這話我信。”

“宋皇后是原戶部侍郎宋榮宋大人的嫡出長女,宋家出身寒微,家族中清一色種田的,只聽說宋榮的父親是個秀才,別的其他親眷再無一個唸書人。宋家是兄弟二人,宋榮還有一個胞弟,叫宋耀,如今在東南沿海做官。”朱太爺十分詳細的同趙長卿說起宋家的事,道,“宋榮原是直隸解元,去帝都赴考時便被武安侯相中,許之以嫡女,這位元配夫人就是宋皇后的生母了。宋皇后還有位嫡親的姨母,嫁的是寧安侯。宋皇后的嫡兄娶的是戚國公府的嫡出小姐。所以說,宋家出身平平,姻親卻皆為顯貴,實在非同尋常。”

“宋榮如今算起來也不過四十許人,不過,他三十出頭的時候就已是戶部侍郎了。先時你大舅爺未致仕前被宋榮穩穩壓了一頭,此人狀元出身,深得帝心,我雖未曾見過,但想必定不是尋常人物,不然也教導不出宋皇后這樣的女兒來。”朱太爺溫聲道,“宋皇后在少時曾被宋榮許給文狀元吳雙,可是親事未成,吳家兄弟勾結四皇子謀反,後來吳家兄弟連帶著四皇子逃到西蠻去了。就是在邊城時,你父親救了宋皇后,那時的宋皇后尚不是皇后,只是一介臣女。”

“按理,宋家與吳家曾有親事,如何撕扯得開,可是,宋侍郎在吳家兄弟與四皇子逼宮時曾有救駕之功,宋家反因此事封爵。接著,宋榮的次女因選秀進宮,被封為德妃。德妃已經生下一個皇子。那次選秀時,宋皇后因腿傷免選。後來,宮中太后將她賜婚給孃家侄孫方諒,方諒是個渾人,宋皇后在方家住了三日,未曾圓房就與承恩公府翻了臉,自己搬到了山中別院。然後,她在山腳尋了宅子來做書院,不必人交錢,免費唸書,還請了秀才舉人做教書先生。過了一年,她與陛下在別院有了私情,進而懷有龍嗣。”朱太爺形狀優美的桃花眼中浮現出了一些世事滄桑,“論輩份,宋皇后原是陛下嫡親的表侄媳,朝中以彭相為大臣激烈反對此事,後宮以方太后為,都反對宋皇后入宮。陛下卻一意堅持,後來群臣與太后想著各退一步,為皇嗣計,哪怕入宮,不能立後。他們情願陛下以皇貴妃之位相許,也不能坐視宋皇后被冊中宮。”

“不過,宋皇后就是有這種本事,陛下一意孤行,終究將她立為中宮皇后,如今,宋皇后已經誕下龍鳳胎。”朱太爺望向趙長卿,“宋皇后雖如願意做了中宮皇后,但,據我推測,太后始終不喜歡宋皇后。宋皇后如今已經出宮為太后祈福,住到了老梅大長公主的庵裡去。”

朱太爺好奇的問,“你因緣際會的去搭宋皇后的船,難道不怕宋皇后的船沉了嗎?”

趙長卿想了想,道,“宋皇后在宮外有孕,既能平安誕下皇子公主,想來不是無能之人。何況,龍鳳呈祥向來是吉兆,嫡皇子只要平安長大,宋皇后便是妥妥的贏家了。”

“如若有萬一呢?”

趙長卿被此話嚇得臉色微變,朱太爺笑,“放心,我這裡還說得話。”

趙長卿思量片刻,“太爺看過大鳳朝史書衛太后本紀麼?”衛太后也是一介牛人,她丈夫為藩王,但,衛太后有個極有本事的兒子,鳳武皇帝。鳳武皇帝簡直就是皇帝史上的奇人,他的皇位繼承於自己的伯父——鳳景皇帝。景皇帝在位時諸皇子因故過逝,留下皇孫尚小,景皇帝在盛年便傳位給了鳳武皇帝,自己跑去跟藩王弟弟一起在雲貴過日子。也是因此,鳳武帝的繼位有許多不同版本的傳說,陰謀家的說法往往偏向於‘景皇帝被逼退位,武皇帝輕此繼位’的解釋。可是,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原因就是鳳武帝在繼位之初就在群臣面前說過,為皇室傳承慮,他不會留下後嗣,且,最多執掌朝政二十年。後,鳳武帝果然在二十年後退位,終身無嗣。這也是鳳武帝為世人敬仰的原因之一,這人在道德上極具高尚。

鳳武帝是大鳳朝六百載盛世的締造者,生前身後,載譽無數。就是東穆開國太、祖皇帝都說“為帝當為鳳武帝”,可見對鳳武帝的祟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