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2章

“要按我的意思,慶哥兒這親事,放兩年無妨。以前我看著王家丫頭不錯,他家裡也有叔伯在帝都做官。可現在鈴姐兒已嫁過去了,再說王家的親事就不合適了。邊城畢竟地方小,我尋思著他若出息,待中了舉人必然去帝都趕考。大伯在帝都,到時何不求大伯的情面,給慶哥兒在帝都相看一門親事。岳家離得近,日後也有個幫襯。”袁氏道,“長卿雖好,畢竟眼界見識沒法跟帝都閨秀相比。”

朱明堂聽老婆說了這一套,也覺著有些道理,笑,“那就暫放放吧。”

袁氏一笑,溫聲細語的服侍丈夫歇了。

如今見著趙長卿,袁氏便格外和氣,不為別的。趙長卿雖配不得自己兒子,袁氏孃家不是沒有子侄,趙長卿條件擺這裡,在小戶人家裡也算出挑的。想到朱太爺對趙長卿格外青眼,想著老太爺的脾氣與老太太大不相同,最是個任性的,等閒正常人摸不透老太爺的心。趙長卿人品出眾,往孃家說也不錯,若日後真有福氣得了老太爺手裡的私房,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因有了朱太爺打人特意送來的玉簪,及笄用的長簪就換成了這支。

趙長卿正式的禮服是一件玫紅襦衣配玉色長裙,裙襬繡著折枝梅花,很襯青春活潑的年紀,因八月天寒,趙長卿在衣裙袖領繡了兩條細細雪色貂鼠毛,再配上她間的白玉長簪,極是添了幾分雍容華貴。

蘇先生身為正賓,待及笄禮後給趙長卿取了字恆悅。

這樣的場合,沒人不識趣的說不好的話。何況趙長卿的確好。

直到下晌,及笄宴方漸漸散去。

凌大太太凌二太太兩家都留到了最後,凌大姐因有了身子,久坐不得,便先與丈夫告辭了。凌二姐不急著走,打量著趙長卿笑,“在這邊城裡,我就沒看到幾個比卿妹妹更出挑的女孩兒。”

趙長卿笑,“二姐姐這還真是賣瓜,自賣自誇起來。別人要聽到你這樣讚自己姐妹,得笑壞了。”

“笑什麼笑,本就是實話。”凌二姐笑,“聽說妹妹這裡書多,我在家無事,針線我亦不愛,我想著尋幾本有趣的書打時光,妹妹有沒有好看的借我念念。”

趙長卿問,“二姐姐喜歡看哪種?”

“我在家看過幾本話本子,覺著沒意思,左右不過些才子佳人,編得沒了邊。”凌二姐問,“有沒有遊記之類的?”

趙長卿笑,“這倒是有,一會兒我尋兩本給二姐姐。”許家有許渙在官學唸書,怎會少了書看?凌二姐巴巴來找她尋書,不知是何緣故了。趙長卿同姐妹們向來不錯,遂一口應下。

凌二姐一笑,端起茶水喝幾口。

外頭男人那邊,趙長寧蘇白凌騰都跟著趙勇應酬,梨子梨果前幾天幫著忙活,到了正日子,因身上有孝便沒過來。趙勇份外高興,尤其蘇白,人品相貌,哪怕衣飾只是尋常,亦是鶴立雞群,惹得人不由多看他幾眼。有的還悄悄同趙勇打聽蘇白,只=聽說是趙家女西席之子,便大多息了念頭。

女眷那邊,趙老太太年紀大了,待送走客人,便回了自己屋歇著。凌老太太凌大太太凌二太太與淩氏說笑,凌二太太笑,“今天妹妹家在外頭叫的廚子嗎?這菜味兒格外的好。”

“哪兒啊,是叫廚下預備的。人手不夠,還借了幾個。”淩氏笑問,“三姐兒的嫁妝,二嫂可預備齊全了。”

凌二太太笑,“已差不離了。林家的屋子也收拾好了,量了尺寸打傢俱,傢俱已打好了一些,還有些小件,待年後也能得了。”

凌大太太笑,“妹妹也該給長卿預備嫁妝了。”

淩氏笑,“可不是麼。其實我一早就備著了,許多東西早幾年就開始存,省得到眼前著瞎。”

凌大太太深以為然,“這話很是。先時我總覺著四姐兒小,這一轉眼,她也大了。”

淩氏問,“可是有人打聽四姐兒?”

凌大太太笑,“有是有,四姐兒還沒及笄,她又是小女兒,且放一放再說不急。”

過一時,連親戚們都送走了,淩氏與丈夫去屋裡歇著,趙長卿看著丫環婆子打掃殘羹,趙長寧吩咐男僕去歸還借來的桌椅器具。

淩氏打趙蓉趙長宇各去休息,同丈夫說私房話,“真是再想不到的,你見到外祖父給長卿的玉簪沒?可真是一等一的好東西,我再沒見過的。”

趙勇笑,“這可難得,咱們成親時也沒見外祖父賞什麼。”

淩氏頗是自得,“這都是咱們長卿心善,別的不說,每年她曾外祖父過壽辰,長卿都會細細的做了針線送過去。我看,恐怕鈴姐兒她們也沒這份兒心。”

趙勇道,“既是外祖父給她的,一會兒整理出來就令人送長卿屋裡去。”

淩氏好奇的要命,反正是在自己家,她一拉丈夫的手,道,“來,咱們看看外祖父給長卿了些什麼。”說著就令人去尋袁氏帶來的東西。

朱太爺那一份自然是單列的單子,丫環玉兒連同禮單帶禮物都搬了過來。其實沒什麼新意,朱太爺給的是一套點翠鑲珠嵌寶的飾,新意自無甚新意,只是那飾精緻至極,一件單珠簪子上的珍珠竟有拇指蓋大小,那一匣子的金翠輝煌,就甭提了。淩氏嘆道,“我的乖乖,這個可得好生存著。”

趙勇笑,“丫頭正該梳妝打扮的年紀,存著做什麼,都給她。以後你帶她出門時,叫她自己放著穿戴。”

淩氏心知丈夫說的在理,跟丈夫商量道,“長卿飾就有許多,老祖宗這些年零零碎碎的也給了她不少。還有以前老祖宗給她的一整套的紅寶石飾,都是極好的東西。倒是阿蓉,可憐巴巴翻來覆去的就那幾樣。要不,分一半給阿蓉戴,阿蓉也長大了呢。”

“我說你就是心軟。”將淩氏手中的花梨木匣子一扣,趙勇道,“你剛也說了,為什麼外祖父獨給長卿不給別人。這是長卿自己的福緣,她自小便懂事,剛學拈針就知道孝敬長輩,一年一年的不忘孝敬她曾外祖父,她曾外祖父這才給她的。”

“阿蓉年紀小,如今也十一了,也得叫她知道孝順的道理。哪個長輩不喜歡孝順的晚輩,若阿蓉一樣孝順她曾外祖父,將來還怕沒這些東西?”趙勇道,“都給長卿送去。”不要說朱太爺,就是趙勇鞋啊襪的也沒少得閨女的孝敬。人的心誰不偏,趙長卿這樣懂事,趙勇自然多疼她一些。

淩氏只得應了,道,“阿蓉針線遠不如長卿。”

這個趙勇是盡知的,就趙勇本身也沒穿過小女兒的幾樣針線,道,“叫她多練練,成天捧著本子詩啊詞的,不當吃不當喝。長卿也是自小念書,怎麼從沒耽擱過針線廚藝。”

“人跟人怎麼一樣,阿蓉身子也不如長卿結實呢,怎麼還忍心逼她做針線?”

趙勇嘆道,“身子不適請蘇先生開幾劑湯藥喝喝,你看阿寧跟小牛犢子似的,多壯實。今天還知道幫我送客,可見是懂事了。”趙勇說著就是一臉笑意。

夫妻兩個說起兒女經來,俱是滿滿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