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章

趙長卿抿抿唇,“我去問一問。”

夏文也想到了瑤瑤那裡,道,“我陪你一道去。”

趙長卿道,“你與夏武多去獄中看望夏伯父,他見了你們心裡就穩了。我去問問我爹,看軍牢裡可有相熟的人,疏通一下,也能叫夏伯父少吃些苦。”

紀讓道,“這你放心,牢裡我打點過了,已經與阿文瞧過,夏伯父還好。”

趙長卿便直接去了瑤瑤那裡。

抓夏老爺不過上頭一句話的事,放夏老爺也不過是陳山一句話的事。至於趙勇尋的軍牢裡的熟人,根本沒怎麼用,夏老爺便被放了出來。

瑤瑤嘆道,“都是因我連累了姐姐。”接著便將來龍去脈告訴了趙長卿,“我如今是城中有名的狐狸精,家中大奶奶的兄弟在軍需處任個小官兒,因姐姐常來我這裡,就招了人的眼。我尋常從不出門半步,就是偶有出去,必是與將軍在一處的,那人動不得我,自然拿我身邊的人做法。姐姐家裡是六品門第,也不是好惹的,便從姐姐的生意著手了。將軍知道這事氣個半死,吩咐我好生跟姐姐賠禮。我就說嘛,軍中好端端的怎會尋姐姐鋪子裡大夫家裡的麻煩。”

趙長卿笑,“夏老爺已經被放出來了,身上也無大礙,哪裡還要你來賠禮,這就外道了。其實我也慮到你這裡了,不然也不能上門。我爹是在衛所做百戶,實在不知道軍中的事,不然悄不聲的花些銀子把夏老爺弄出來,也省得叫你為這個煩心。”

“我有什麼煩心的,這種事尋常的很,煩心的是將軍哪。”瑤瑤眉尖輕蹙,眼中一抹輕愁,“我就是個婦道人家,沒什麼見識,也知軍需是個肥差。大奶奶原是將軍的姨母家表妹,將軍把小舅兄安排在軍需處,可見對小舅兄很看重,他又最是個要臉面要強的人,偏生是他的人打臉。將軍回家前我勸了他許久,莫要因此遷怒。姐姐不是外人,不會把這點小事放在心上。”

陳山簡直氣個半死,人家鄭妙嘉剛託他照看趙長卿,陳山也有意交好趙家,不然不會有讓趙長卿做軍中生意的提議。趙長卿也是個穩得住的人,在軍中生意麵前猶不動心。趙長卿拒絕了陳山的提議,陳山並未著惱,反對趙長卿有幾分另眼相待,覺著這小小女子行事與眾不同。

結果,立刻出了小舅子兼表弟的事。

陳山不是沒腦子的人,回家沒去找妻子火,也沒去母親那裡,他直接與父親說,“表弟不大穩重,前頭撞死人的官司剛壓下來,又生事非,長此以往,不是常法。”

陳將軍問,“他又生事了?”

陳山把夏家的事簡單說了,道,“夏家算什麼,一個配來的犯官,好端端的何必去為難人家。”

陳將軍別有所指,“是啊,夏家算什麼,你表弟也不是為了為難夏家。就為了個青樓妓|女,我看你是家也不要了!”

陳山不與父親討論瑤瑤出身,他又將趙家說了一通,道,“鄭博剛升了左都御史,鄭妙嘉臨去帝都前特意從甘肅路到邊城來,親自託我照看趙大夫。那趙大夫的親爹,就是當初在邊城救了宋皇后的百戶。趙百戶的母親出身邊城朱家,剛致仕回邊城的戶部侍郎——朱侍郎,那是趙老太太的兄長。咱們做官,只恨不能多結些善緣,何苦與這樣的人家結仇?”

一個夏家,陳將軍不放在眼裡。但,此時的趙家,陳將軍就得考慮一二了。

陳將軍笑,“鄭博最是個耿直的,生個兒子倒忒個多情。”又道,“那個趙大夫,是不是就是以前楚將軍家未娶進門的兒媳婦?怎麼又與鄭家人勾搭上了。”

“爹你這話可真是,沒憑沒據的,不好壞人家趙大夫名聲。”

陳將軍擺擺手,“我知道,又不會跟別人去說。”如今這些女人也了不得,一個個的恨不能通了天。“你表弟的事,我來處理。他也忒不像話了。”

陳山說完了表弟的事,就要退下。陳將軍看著兒子道,“你這麼大了,應當知道寵妾也不能滅妻的道理。若你屋裡的事弄得清楚,也出不了夏家的事。”

陳山道,“我天天在軍中忙,回來就是休息的,自然哪兒讓我覺著舒坦我到哪兒去。我實在沒精力回了家再哄女人。”

都是男人,陳將軍嘆道,“趕緊讓你媳婦生個孩子,有了孩子,女人就安分了。”

“又不是成親一年兩年,周氏都生了常哥兒,她生不出來,難道能怪我。我也盼著她趕緊生個兒子,安安生生的才好呢。上回去別院險些逼死阿瑤,母親還說阿瑤不懂事,我倒信她是真賢良,如今怎樣?就是給阿瑤看病的大夫,她這眼裡都容不下。把常哥兒養得跟個丫頭似的,還是叫母親帶著常哥兒吧。”老婆死活生不出來,陳山也不能幹等著,於是庶長子就生在了前頭,因有了庶長子,陳大奶奶更加著急自己的肚子。

陳將軍皺眉道,“怎麼跟老婆子嘴似的,難道還叫我操心你房裡的事?去吧去吧!一點子女人的事都搞不定,你這輩子也有限了!”揮揮手,攆了陳山出去。

女人太厲害,如宋皇后或是趙長卿這種,尋常男人降伏不住。可,若是太笨,也叫人心煩。邊鎮不寧,正是建功立業的時候,陳將軍自然不希望兒子因內宅的事分心。

陳將軍不出手則已,出手便是狠的。

間接結果是,凌大太太到趙家說話,對淩氏道,“不枉四姐兒婆家舅媽告一場,那天打雷霹的軍需官已經被免了職。還賠了一萬多兩銀子,這也夠幾輩子吃用的了。”

淩氏道,“是啊。可見還是有天理的。”

姑嫂兩個唸叨了一陣,晚上趙長卿也聽說了,只是一笑,並未提及其中內情。倒是夏家舉家來道謝,待送走夏家人,趙長卿方同凌家說了這事。淩氏嚇個好歹,埋怨道,“你怎麼不早跟我說?”

“我跟爹爹說了,爹爹怕嚇著母親,沒叫我說。”趙長卿直接推到自己老爹頭上了。

淩氏跟趙長卿道,“以後給些尋常老百姓看看病就罷了,可別再去這些權貴人家,好端端的給人看病,倒看出禍事來。若人家夏老爺真出了事,可如何是好?悔都沒地方悔去!”

趙長卿好脾氣笑,“知道了。”

淩氏知這事不能怪兒子,嘮叨道,“這富貴人家事情就是多,二房啊妾啊外室什麼的,弄這麼一屋子小的,正妻怎能痛快?尋那外室的不是也正常。”

趙長卿笑,“正妻不容易是真,做外室的難道就都是壞的?其實這原不是女人們的錯,若男人一心一意,再出不了這樣的事。說來說去都是男人的不是。”

淩氏嘆,“話雖這樣說,可富貴人家,有幾個是沒妾的?”

“咱家現在也養得起丫環婆子,爹爹就不是那樣的人。”

淩氏心內一甜,笑,“你爹爹是老實人。”

“就得這樣的老實人才好。”

“有件事,我還沒跟蓉姐兒提,你向來有主意,幫我參謀參謀。”趙長卿素來有見識,別看趙蓉往日乖巧小意,有了大事,淩氏還是喜歡跟長女商量。淩氏道,“知府夫人似是看中阿蓉了呢。這兩次見面,話裡話外的總是贊阿蓉。”

趙長卿笑,“阿蓉早就與知府大人的千金交好,這事若真成了,起碼姑嫂間相處不成問題了。知府家公子如何呢?只要人品好,這可是難得的一樁好親事。”記得前世知府公子便是趙蓉的仰慕者之一,不想從前世到今生,知府公子的口味沒有任何變化。

聽趙長卿這樣說,淩氏高興道,“我也是這麼想,到時再叫你爹出去打聽打聽知府家公子的品性,若是合適,待知府太太再跟我說,我就暗裡應她幾句。”

說了回小女兒的親事,淩氏又對著長女愁,“長卿,你想嫁個什麼樣的人呢?”

趙長卿沉默片刻,方道,“我的姻緣也快到了吧,總不能在阿蓉後頭嫁人。”

淩氏與趙勇說起兩個女兒來,趙勇道,“我打聽打聽知府家的公子,要是個好孩子,這親事還是很不錯的。”

淩氏笑,“我說也是。還有一樣,長卿的親事,外頭有人說的幾個,她總是不願意,這可怎麼辦?做姐姐的,總不能落在妹妹後頭。我想著,若是阿白這次中了舉,不如我跟蘇先生提一提。先時長卿不願意,無非是覺著阿白小她兩歲,其實兩歲算什麼,如今阿白也是大小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