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1章

<1i> 趙長卿差紅兒給王翰林家送了信兒,王家太太自然應了,當天晚上跟女兒絮叨,“明兒穿那身新做的大紅衣裙。”

王姑娘道,“穿上那個,好像新娘子似的,多丟臉哪。”

王太太道,“這有什麼丟臉的,你正是花朵兒的年紀,就該穿鮮亮些。別成天穿這些暗調子衣裳,一點兒不喜慶。”

王姑娘道,“知道了。”

第二天,王姑娘穿了一身牡丹色衣裙,雖不比大紅喜慶,倒也活潑。

王太太斥一句,“沒一回乖乖聽話,臉上再多上些胭脂。”

王姑娘道,“我這氣色這般好,還用上什麼胭脂啊。”

王太太仔細瞅去,看女兒的確唇紅齒白,眼黑眉翠,水靈靈的正是大好年華,的確不必脂粉修飾。王太太拿出兩個金鐲子給女兒戴上,道,“這位趙安人是趙公子的族姐,聽趙公子說,與他親姐姐是一樣的。”

王姑娘道,“小時候一道長大,肯定情分不同的。”

王太太一笑,女兒面兒上裝的一派太平,卻是將趙家的事都記在心裡,想來對這樁親事也是有意的。

趙長卿到王家的時間不早不晚,這種拜訪相看,來得太早,顯得太急,不好;若去的晚了,又似不拿人家姑娘當回事兒,更不好。故此,趙長卿很是算了算時辰,到王家的時間拿捏得正好。

趙長卿素來不尚華麗,頭上不過三兩支金釵,但也絕不儉樸,今日是來相看,衣裙顏色便老成的香色,袖口襟領繡著連綿的薔薇花,又添了些許活潑。只是,趙長卿再怎麼穿得老成,年紀在那兒擺著,實在不大老成的起來。尤其王太太鬢邊已有些微銀絲,趙長卿笑,“給您問好。”

王太太忙道,“夏太太屋裡來坐。”

王家家境一般,也有丫環婆子使,不致寒宭。丫環奉上茶果,王太太笑,“也不知夏太太喜歡喝什麼茶,這是老家的香片,夏太太嚐嚐。”

趙長卿慢呷一口,笑,“好茶。您是安徽人。”

王太太笑,“我們老爺祖籍徽州。”

“徽州產上好的墨,人傑地靈,文運之地。”趙長卿笑著奉上禮單,“眼瞅著就是中秋,不是什麼貴重東西,都是我莊子上的一些土物,您別跟我客氣。”

王太太笑,“讓您破費了。”

“這就外道了。”趙長卿溫聲道,“梨果在翰林,剛剛做官,我先前很是擔心,就怕有人欺他年輕,後來常聽他說王大人常指點他,我心裡很是感激。只是先前苦於不能相識,更不好唐突上門,今次有了相識之機,您當我是晚輩就是。我與梨子梨果是同族,我們兩家只隔一堵牆,一道長大,跟親姐弟是一樣的。”

這話雖是客氣話,趙長卿說得分外懇切。王太太心道,聽老爺說著趙安人頗是富庶,觀其形容並無驕侈之態,難怪趙公子請她來相看,看著就是個妥當人。王太太笑,“常聽人說起西北,也沒去過,不知風物如何?”

趙長卿笑,“我自小生在邊城,別的地方不知道,但去過成都府,如今在帝都。我們邊城,不敢同帝都比,與成都府繁華不相上下。說這話,多少人得以為我吹牛,以前邊城同西蠻貿易時,舉國天南海北的大商家都在邊城有商號的,江南的茶絲,江北的糧食,遼東的山參鹿葺,在邊城並不算罕見。如今我朝與西蠻交戰,貿易禁止,邊城氣象不比以往,但也絕非貧瘠之地。氣候上比帝都要冷一些,夏天也不似帝都這般炎熱。我們邊城人都豪爽直率,風俗與帝都有些微不同,卻也大差不到哪兒去。”

王太太笑,“聽說夏太太是出身武勳之家。”

“是啊,我祖上有個小小的五品勳職,傳到家祖父時是最後一代,到家父時全靠自己打拼了。就是我們族中,祖上都是武勳起家,梨果家裡還有個兄長,叫梨子。他們兄弟少時頗多不易。伯母可能覺著梨果年紀輕輕就中了進士,天資已是出眾,他哥哥梨子與我同齡,梨子少時,天資更佳。小時候我跟著先生唸書,他去我家裡玩兒,聽一遍就能背下來。我學吹笛子時,他在隔壁隨便摘片柳葉就能吹出一樣的調子。”趙長卿輕嘆,“若擱別人家,哪怕是家境尋常之家,他們兄弟都是一樣出色。可惜他們父母很早便過逝了,梨子是個好強的人,就沒再念書,出去賺錢供梨果讀書。家境轉好後,梨子年年給我們邊城的書院捐銀子,沒錢時,少些捐,有了錢,就多捐一些,他是盼著若有貧寒子弟能得到一些資助哪。說來,去歲梨果到帝都春闈,梨子陪他一道來的,來前把邊城的菩薩都拜了一遍,到了帝都又把帝都的菩薩拜了一遍,就盼著梨果有出息。好在如今梨果考取了功名,總算沒辜負他哥的期望。”

王太太只知梨果父母已過逝,著緊的親戚都沒了,兄弟兩個相依為命,不想還有這些內情。趙長卿說的動情,王太太聽得心酸,險沒哭一鼻子,道,“趙大公子當真令人敬重。”

趙長卿道,“多少人眼裡只看富貴貧賤,其實要我說,一家子一條心,兄友弟恭,縱使生於貧宭之境,也有苦盡甘來一日。我們出身不比富貴人家,所有的,唯一雙手而已。”

王太太已是感動的了不得,拭淚道,“咱們都一樣。”他家也不富。

趙長卿也見到了王姑娘,與王姑娘討論了些刺繡書畫之事,趙長卿性子平和,兩人說的倒也投機。中午在王家用過午飯,趙長卿便起身告辭了。

王太太親自送她出去,趙長卿苦勸留步,王太太這才只送出院門,命身邊的老嬤嬤相送。待趙長卿走了,王太太問女兒,“你覺著如何?”

王姑娘道,“以前聽說趙安人是殺敵的人,只以為她武功厲害,不想琴棋書畫、女紅針指都通的。”

王太太笑,“也叫你知道人外有人。”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王姑娘笑,“比我強的人多了去,也不只趙安人一個。”

王太太笑,“我是問你覺著趙公子家如何?”

王姑娘微羞,道,“總要見一面再說。”

王太太笑,“這也容易,待過了中秋,我約夏太太來家說話,讓她叫上趙公子,見一面也是無妨的。”

王姑娘一笑,沒說話,算是預設了。

待晚上王翰林回來,王太太將趙長卿來訪的事說了,王太太嘆道,“先時只當趙公子少年得志,家裡豪富,四進的大宅子住著,我就擔心咱家這家境不大相配。如今才知趙家這般不易,那位趙大公子品性更令人敬重。”

王翰林拈鬚道,“難得難得。”

王太太道,“是啊。我想著,過了中秋見見面,只要趙公子人品合適,這親事,我是願意的。”

王翰林道,“梨果跟著我修書這小半年,是個穩當細緻人。你放心吧,閨女的終身大事,我還不至於看錯人。”

王太太笑,“那就好。”

趙長卿回家,當天傍晚,梨果自翰林出來沒回自家,跟著夏文就到夏家打聽訊息來著。趙長卿笑,“王姑娘眉目清秀,女紅針指都學過,針線很不錯,琴棋書畫也通,說得上落落大方。沒意外的話,過了中秋見面。”

梨果有些緊張,“那我得著緊做兩身新衣裳。卿姐姐,你說我穿什麼顏色好看。”

趙長卿笑,“湖藍就很好。”

梨果跟趙長卿打聽,“都說什麼了。”

趙長卿笑,“誇你唄,說你仁義禮智信樣樣俱全。”

梨果圓圓的臉上滿是笑,“這也有點誇大啦。”又問,“卿姐姐,你看,王家姑娘品性可好?”

趙長卿知道梨果擔心啥,她笑,“放心吧,我說了梨子賺錢供你念書的事,王家太太很是感動,直說梨子品性令人敬重。”

梨果一顆心才算落了地,低聲問,“我姐的事說了沒?”

趙長卿沉默片刻,“這事不急。若不明就理的人容易誤會,你本身沒的挑,以後再說不遲。”趙大那種爛人,趙長卿不覺著小梨花有什麼錯處,可這世道並不這樣認為。而且,小梨花已經族譜除名。說親的時候,暫不必提,這說不上陰謀詭譎,人之常情罷了。趙長卿希望梨果能娶一個配得上他的女孩子。

梨果有些悵然,趙長卿勸他道,“誰也不是十全十美,說親時都是再光鮮不過,王家也不會自暴其短,是不是?彼此先有個瞭解,只要你以後對她好,王姑娘不是不通情理的人,肯定會明白你姐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