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3章

<1i> 梨果精神倒還好,起碼沒有趙長卿想像中的差。

梨果很光棍的說,“又不是沒被人說過。”家裡剛出事的時候,族人看他們兄弟的眼光都帶著戒備,更不必提風言風語。如今不過是再經歷一遍罷了,小時候那樣艱難都挺過來了,現在也不會為幾句流言就去死。

“穩住就好,難也就難一時。”再過三年,沒人會記得此事。趙長卿道,“心裡有事跟我說,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別自己悶著。”

梨果忽然笑,“卿姐姐,你真像我娘。”

趙長卿挑眉,“你要改口叫娘,我肯定應,過年還給你包壓歲錢。”

梨果噎了一下,道,“剛落衙時,岳父叫我去他家。我想著你這裡,就先跟阿文哥過來了。你放心吧,我沒事,御史上本,無非就是要我上折自辯,倒是王家那裡,要怎麼辦呢?不成就退親吧。”

趙長卿道,“遇到這麼點事,怎麼就能說退親的話!你沒問過王姑娘,焉知她就不願意與你同甘苦呢?趕緊起來,別傻坐著了,我跟你去王家一趟,咱們得跟人家好生說一說這事兒。”

天色已經有些晚了,梨果道,“我自己去就行了。”

“你去說什麼?說退親?”趙長卿吩咐永福備車,夏文道,“我陪你們一道過去。”

趙長卿點點頭,對梨果道,“你並無虧心之事,打起精神來!別忘了,鄭大人是知道你家的事的。那御史所為,定不是鄭大人肯,你見到王翰林,記得跟王翰林說。把事情說明白了,再說親事。不要說退親,你要跟王翰林說,如果王姑娘仍然願意這樁親事,你一輩子對她好,一輩子不辜負她。如果王姑娘不願意,讓王家來退親。你很情願這樁親事,當初是真心誠意的求娶,你不能有一點難處就先放棄自己的媳婦,她是以後陪你過一輩子的人!”

趙長卿果斷非常,目標清晰,“先去王翰林家,再去鄭家。”先保住梨果的媳婦,再保住梨果的官位。

趙長卿坐車,夏文梨果騎馬。

王翰林一家正在唉聲嘆氣,閨女這親事上頭一直不順,好容易遇到梨果這瞅著樣樣齊全的小夥子,家裡卻有個殺人狂魔的姐姐。王太太一想到小梨花手刃父叔祖三人,便不寒而慄。

王太太想著,是不是這菩薩沒拜對,都說西山寺的香火最靈,當初她在佛前許了願,為女兒求一如意郎君,見著梨果這遠道來的和尚,王太太是真心願意,卻不想趙家竟有這等親眷,這要如何做得親哪……真是的,白花了大筆銀子去還願。

王翰林還是比較中肯的,道,“說到底,又不是梨果乾的,這王八蛋的狗御史,是故意抹黑梨果。”

王太太道,“到底是他家裡有這樣的事,不然御史也不會拿這個說嘴。”

王翰林道,“誰家還沒些溝溝坎坎,上回梨子來的時候,你不還誇他出息麼?兄弟兩個都上進能幹。”

王太太道,“總得叫他家來問個清楚,不能糊里糊塗的就把閨女嫁過去吧。”

“這是自然。”

王家老夫老妻正在商量,梨果就上門了,正中他們心思。

夏文由王公子接待,梨果與王翰林去了書房,趙長卿同王太太在內院說話,王姑娘在一畔,吩咐丫環上茶果。趙長卿接了茶,慢慢的呷一口,真誠懇切道,“近些日子,流言不斷,我猜著會有事生,不想竟有人尋釁到梨果頭上,還牽出舊事。我想著,親家太太心裡定也著急,就帶著梨果過來了。是好是歹,是對是錯,誰是誰非,於情於理都該跟您與王妹妹說個分明才是。”

王太太到底有些年紀,並未責難,反是順著趙長卿的意思道,“可不是,我聽了這事,都不知要怎麼著才好。外頭說什麼的都有,親戚朋友的都來打聽,不知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呢?”

趙長卿見王姑娘神色尚好,溫聲道,“這事,除了梨子梨果兄弟,也就我最清楚了。梨子不在帝都,我就與伯母妹妹說一說吧。梨子梨果還有個姐姐,叫梨花,比我年長三歲,因是同族,比鄰而居,我們小時候就認得。梨果的父親叫趙大,算起來是我父親的族兄。我自小就是聽著趙大家打架長大的,每天都打。趙大也在衛所當差,每月得了俸錢就去賭,賭贏了便去花天酒地,賭輸了就回家打老婆,沒錢了也打老婆,吃喝嫖賭,什麼都幹,就是不幹正事。梨果他們妹弟,小時候日子就非常艱難,後來梨花漸漸長大,出去攬些手工活做,給人家編籃子編筐子,他們的母親給人漿洗衣裳,這樣掙錢過日子,好在能填飽肚子,也是萬幸。再大一些,我們湊了些銀子,梨花帶著梨子和母親在街頭擺攤子賣早點。我們一道配出一味調料秘方,這道秘方,用來蒸包子做滷味,味道非常鮮美,所以,早點攤子的生意很不錯。擺攤子存了些錢之後,就租了鋪面,後來開了一家包子鋪,一家點心鋪。因為有秘方在,鋪子生意十分紅火。”

“所有的事就從這味秘方而來。在邊城,有一家百年的老字號包子鋪,同行是冤家,因為梨花生意做得好,那家鋪子的少東家一直想得到這味秘方。秘方是立身之本,怎能輕與他人?這位少東家得不到秘方,便私下出了五百兩銀子,從趙大手裡買了梨花作妾,想由此得到秘方。不過,趙氏家族在邊城不算一等一的家族,族中也有人口上千,從無買賣子女之事,簡直玷汙祖宗。族長知道後大怒,梨花他們湊了五百兩銀子還給那位少東家,賣身一事就此作罷。因此事太過荒唐,趙大被族規懲處,打斷了雙腿,只得在家裡養著。梨花雖花了五百兩銀子,到底事情得以平息,只當是買個平安罷了。伯母是見過梨子梨果的,他姐姐更加出色,經此事後,梨花更加用心生意,鋪子的生意更加紅火。偏生不巧,我家出了事,我父親的官職被貶,那位少東家便又將主意打到秘方上來。這次他有了上回的教訓,不敢再行買賣之事,而是買通了梨花的祖父叔父,他們趁家裡沒人時將趙大從家裡接到賭場,再設下賭局,趙大一夜輸掉上萬銀子,還簽了婚書,將梨花嫁給那位少東家做妾。”

“若是買賣之事,尚可迴轉,這次他籤的是婚書,趙大再混帳,也是梨花的父親,婚書已籤,這事就是板上釘釘。何況,那萬兩賭債,拿什麼去還?”趙長卿眼中淚光閃過,“梨花很小就開始掙錢養家,從給人編籃子做手工開始,到打理起偌大鋪面,整整十年的辛苦,就給趙大全都毀了。他們祖父、叔父受僱於人,只等梨花嫁過去便可得到大筆好處。而那位少東家,更是等著人財兩得。不要說梨花,換了誰,誰都不能甘心。梨花已經走投無路,她出嫁前命人買了酒水,在酒水裡下了蒙汗藥,將父叔祖三人都殺了。”

“沒有經歷過的人,會說,她怎麼不嫁過去做妾。可嫁過去,難道就是活路?也會有人說,就算沒活路,也不該做出手刃父祖之事?梨花怕死麼?她若怕死,不會去殺人。可是,她死了,梨子梨果怎麼辦?有這樣裡應外合、吃裡爬外的父親、祖父、叔父,既能賣了梨花給死對頭,將來會不會賣了梨子梨果?”趙長卿忍不住流下淚來,道,“這事,先前沒跟伯母說,是因為不知如何開口。不知情的人,會將她當成喪心病狂的人,只是,換了誰在她的處境,能比她做得更好呢?梨子梨果兄弟,不是被他們父親養大,是由他們姐姐養大。別人如何說梨花,那是別人的事。可梨花對於他們兄弟,如母如姐,梨花被族譜除名後,他們每年都會祭拜梨花。不要說他們兄弟,就是我,句良心話,我也不覺著梨花有錯。這事,不怪她,要怪只能怪命運如此。”

趙長卿想到小梨花便不禁傷感,王氏母親也聽得紅了眼圈兒,嘆息著說不出話。王姑娘勸趙長卿道,“姐姐莫傷感,兩位趙公子都是有出息的人,想來梨花姐若知道也是欣慰的。先時不知這些內情,只聽得風言風語,父母難免著急,如今知道緣故,我家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家。”

趙長卿拭淚嘆道,“你能明白,就是梨果的福氣了。那傻小子,被御史參了倒不急,只是擔心親事,生怕伯母妹妹難做,退親的話都說出來了,只怕耽誤了妹妹。要我說,先時再艱難的日子我也經歷過,他也不是蜜罐子里長大的,人這一輩子,誰能一條坦途的過呢?還不是遇山爬山,遇水涉水。何況梨花的事,左都御史鄭大人是一清二楚的。那年趙家出此事,鄭大人正在邊城做巡道御史,鄭大人知此內情時,都感嘆法雖難恕,情且可憫。依鄭大人的為人,這奏章定是揹著鄭大人上的,要攻詰的也不是梨果,他一個小小翰林,誰會費這樣的力氣去害他呢?醉翁之意不在酒罷了。”

王太太問,“那是為什麼?”

趙長卿望向王太太,“那味我們配出來的秘料配方,後來又經改良,就是現在的調味粉。”

王太太微驚,“原來調味粉是你們的生意?”

趙長卿含糊道,“可以這樣說吧。”

王姑娘問,“姐姐,我聽說凡被御史參過的人,都要上折自辯的。趙公子是不是也要上折自辯?”

趙長卿點頭,“自然也要的。我們正想著,一會兒便去鄭大人府上。”

王姑娘忙道,“我家這裡沒什麼要緊的,無非就是聽幾句閒話,並不會放在心上,別耽擱了姐姐的正事。”

王太太亦道,“是啊,也別叫你爹在書房囉嗦了,我去喊他出來。”說著就起身奔書房去了,王姑娘有些歉意,同趙長卿道,“我娘是太著急了。”

趙長卿拍拍她的手,“梨果算是少年得志,原想風風光光娶你過門,不想出了這事。”

王姑娘有些羞澀,“先前我定過親的事也沒好直接同姐姐說,姐姐也沒嫌我。只要他為人正派,日子慢慢過就是,風不風光是給別人看的。”

趙長卿總算放下心來。

王太太直接把丈夫自書房叫了出來,讓他有話明天再說。王翰林得知他們要去鄭御史家,也不再耽擱,忙叫他們去了。王姑娘命丫環著緊的包了兩包果子給趙長卿,“這個時候,姐姐怕還沒吃飯,路上墊補墊補。”

到鄭家的時侯,天已經黑了。

鄭大人平日裡杜絕走關係開後門,故此,鄭家大門關的頗早。待叫開了門,因趙長卿時常來往的,門房便請他們進去了。鄭大人一見梨果就知道是來做什麼的,想了想,讓夏文梨果去了書房。趙長卿去了鄭妙穎那裡,趙長卿滿是歉意,“事情急的很,就厚著臉皮過來了。”

鄭妙穎請趙長卿坐了,倒茶給她吃,“你不來我還想去找你呢。你們是得罪誰了,這不是成心要找你茬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