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宦官與朝臣之爭

沒有一個人願意當反賊。

若是當初自己的狀元之名被坐實的話,他怎麼會來當反賊?

一身好本事,賒於帝王家。

這是從古至今的道理。

“黃將軍放心,我一定會替你在陛下面前美言幾句的。”曹知懿不動聲色地將金飯碗收起。

曹知懿今日帶來的人都是他的親信。

所以,他毫不忌諱地收下了這一樁賄賂禮物。

招安這一事,便算是敲定了。

而王仙芝和黃巢如同心有靈犀一般都未告訴對方,自己對被招安這件事的內心看法。

兩人或許從此時開始,便變得形同陌路。

因為,雖然他們都是被一個朝廷招安,但是前來招安他們的人卻是不一樣。

一個大臣,一個宦官。

晚唐時期,政局之中有三個大隱患。

一是宦官專權,二是藩鎮割據,三是朋黨之爭。

而再往其深究的話,宦官和朝臣之間的問題是最為嚴重的。

從唐順宗時期的二王八司馬事件,再到唐文宗時期的甘露之變。

朝臣與宦官打的那叫一個頭破血流。

當然,只有朝臣一方頭破血流。

但朝臣們是越戰越勇,以打倒宦官為己任。

所以朝臣與宦官之間的矛盾是無法化解的。

被簡倫招安的王仙芝以後必被打上朝臣一黨的標籤,與其相同的是,被曹知懿所招安的黃巢也必被打上宦官一黨的標籤。

兩人以後的交情,想必是勢如水火。

面對朝廷施展的“招安”陰謀,身處在洛陽城的朱溫是毫不知情。

洛陽城裡可謂是比以前還要安寧和平。

剛開始洛陽城被攻破後,百姓們都是叫苦連天,但時間一長,百姓們突然現被征服的感覺還是不錯的。

至少稅收比以前少多了。

而且駐紮在城裡的義軍們也是軍紀嚴明。

義軍們還有一個口號呢。

叫做......

不拿百姓一針一線。

當然,洛陽城能夠在戰後恢復得這麼快,還要仰仗一個人。

這個人叫做張全義。

張全義是因為在黃巢那邊不受重視,才轉而投靠朱溫。

他和那些搶錢搶娘們圖快活的人們不一樣,張全義最喜歡且最擅長搞得是戰後重建。

張全義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將洛陽城變得比以前更加繁華起來。

而且,張全義還組建了好幾支民兵。

這些民兵可是將彪悍之色在戰鬥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一點都不輸於朱溫的正式兵。

“現在離進攻長安的計劃只有一步之遙了。”

朱溫看著作戰地圖慢慢地說道。

喜歡大將在外請大家收藏大將在外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