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九章 財路

黎想去縣城之後的這一個月,金珠去過一次麻婆家,她知道麻婆也養了雞鴨,所以那次去沒有帶雞蛋,而是拿著特地從鎮裡買的一條豬肉送過去,可惜麻婆死活沒要。

當時麻婆說的是,那天不管落水的是誰,黎想都會去救的,所以金珠沒有必要總放在心上,好好過日子不給別人添麻煩就是對得起黎想的救命之恩了。

金珠聽出她話裡的意思是不想讓金珠藉著感恩的機會接近麻婆接近黎想,所以,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有去看過麻婆。

當然,這些話金珠沒法跟黎想說,她現在能做的就是儘量不拖累他,不給他添麻煩。

汽車很快就到了田家寨,下車後,楊琴和楊淑玉先去走親戚了,金珠自己拎著一籃子粽子一籃子餈粑先去了廣場上,平時的集市地今天變成了歌舞場所,一大堆穿著民族服飾的男男女女在那裡表演唱歌、舞蹈,不時還有漂亮的穿著民族服飾的女孩子給客人們倒牛角酒喝,所以外圈圍了一大堆的遊客。

這樣子金珠沒法擺攤了,只能提著籃子叫賣,因為金珠看到有好幾個苗族的婦人揹著揹簍在叫賣。

可問題是,她雖然來了很多次圩市,但是讓她叫賣,她還真是有些喊不出口,這活以前都是黎想和金楊做,金珠的潛意識裡還是沒有完全把自己完全融入這個時代。

“棕子。。。”金珠試了試,聲音比蚊子還小。

試了三四遍,金珠仍是開不了口,乾脆把籃子往旁邊一擺,自己站在籃子邊守著,倒是也賣出去了兩個粽子兩個餈粑。

好在黎想帶著金楊很快就找來了,他們兩個一人拎著只籃子,一路叫賣一路尋來。

金楊的嗓子脆生生的,老遠金珠就聽見她喊“賣粽子囉,熱乎乎的大粽子,有香噴噴的臘肉粽子,也有甜滋滋的紅豆大棗粽子,一塊錢一個。”

不少遊客聽見這脆生的吆喝,再看看賣粽子的小姑娘梳著個利落的包包頭,身上穿的明明是一套漢族的衣服褲子,卻偏偏圍了一條苗族的圍裙,身上和頭上都沒有帶任何的銀飾,所以他們有些拿不準金楊是漢族還是苗族,不過看起來倒是有些像古代的小孩,聯想到這裡也有小男孩留著古代的垂髫,偶爾還能見到幾個坐在房頂上紡紗織布的苗族老婆婆,這一切不正是在說明,這裡的人還儲存著原生態的生活方式?

故而,有的遊客對金珠金楊有了興趣,圍著金楊和金珠問東問西的,當然也不白問,都是買了粽子或餈粑一邊吃一邊問的。

“小姑娘,你們是漢族還是苗族?”

“苗族。”

“小姑娘,那你們會唱苗族的山歌嗎?”

“當然會。”金楊張嘴就來了一段絕對原生態的山歌。

“小姑娘,你們怎麼沒穿你們的民族衣服,也沒戴點銀飾什麼的?”

“那些很貴的,我們家孩子多,窮,買不起,所以我們姐妹才出來自己掙錢。”金楊說完向大家討好地一笑,絲毫也沒半點的難堪,倒是一旁的金珠有些臉紅了。

“小姑娘,我瞧著你的圍裙好像是手工繡的,你們很小就開始學刺繡嗎?”

“是,對了,我這還有純手工繡的手帕,你們要不要買一條留作紀念?”金珠回過神來,從身上的圍裙兜裡拿出了那五條絲帕。

那還是她閒著沒事時抽空繡的,基本的針法是楊琴和楊靜教的,金珠也就有了拿出來的理由,原本,她是打算送到黎想舅媽的店裡的,這會見有人問起,忙拿了出來。

“小姑娘,我倒是看著你身上的圍裙不錯,那個賣不賣?”有一位三十來歲的女子問。

金珠瞧了一眼身上的圍裙,這圍裙還是李小蓮做的,大概是覺得沒有一套像樣的民族衣服和飾有些虧待了孩子們,所以李小蓮給三個女兒一人做了一個正宗的圍裙,上面的刺繡很是花了不少功夫,因為這圍裙是可以用很多年的。

金珠原本是沒想起這圍裙的,是上次和金楊出來賣東西,收錢很不方便,金楊便想起了這條圍裙,因為圍裙上有一個兜,收了錢可以隨時往兜裡一塞。

“這位姐姐,這個不能賣,不過你若是想要的話那邊有這樣的店。”金珠指了指那邊的店面。

“那你這手帕怎麼賣?”

女子拿過手帕看了一眼,看得出繡工不錯,沒有亂七八糟的線頭,針腳也特別密實平整,上面繡的是一朵豔麗的牡丹,大紅大綠的,雖然有些俗氣,可民俗民俗不就是民間的俗物嗎?這樣才有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