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七章 二選一

孫父搖頭是因為他覺得一個人的脾氣秉性不是這麼好改的,嘆氣是因為他覺得楊大山是真心喜歡他女兒,錯過了這個,以後想找一個能這麼真心對他女兒的只怕不易。

“聽我兒媳說,昨天她給你提了三個條件,你考慮得怎麼樣了?”孫父問,他仍是想給楊大山一個機會。

“兩萬塊錢的聘金我真的拿不出來,但是我答應了,小燕嫁給我了以後她當家,我掙的錢全都給她。”

“這不行,這三個條件你才答應了一個,你家四個孩子呢,你能掙多少錢?這四個孩子開銷可不小,吃飯、穿衣、看病、唸書、嫁人、娶老婆,哪樣不得花錢?你那點錢養你家幾個孩子都不夠呢?我女兒嫁過去了,不是還得替你養家?”孫母說。

“那四個孩子現在根本花不了多少錢,我家的地給了別人種,一年收的糧食和菜籽油就夠他們吃的,家裡的雞鴨也是現成的,就是念書花點錢。”楊大山忙辯道。

“現在是花不了多少,以後呢?這以後念中學大學不得花錢?我女兒嫁過去總不能讓別人說是她不讓孩子們唸書吧?”

“那依嬸子說怎麼辦?”楊大力問。

“怎麼辦?好辦,你們家去吧,我女兒不嫁。”孫母說完給孫小燕使了個眼色。

她也看出來了,這楊大山十分喜歡她的女兒,這個時候心狠逼他一下,以後她的女兒就能過上好日子了。

“大哥,他們提了哪三個條件?”楊大力問。

“第一,聘金兩萬;第二,送回兩個孩子給他前妻;第三。結婚後我妹子當家。”西鳳說。

這三個條件是她提出來的,今天見孫父特地問楊大山考慮得如何,這說明孫父是認可她這三個條件的,所以她頗有些得意。

楊大力聽了把楊大山拉到一旁,低聲說“大哥,要不你去找以前的大嫂商量一下,就算她不能自己帶孩子。那送兩個孩子去她父母那總能行吧?娃子們現在也大了。也能自己做事了,不過是每年貼他們一點大米,我想大嫂興許也會答應的。她難道不想自己的孩子?這樣她以後去看孩子也方便。你依了他們兩個條件也差不多,那聘金給不給就無所謂了。”

楊大力是擔心楊大山跟他開口借錢,都是親兄弟,他要真開口了。楊大力也不好說不借。

“這?金珠要出去了,家裡剩兩個小的怎辦?”楊大山搖頭。

“我也沒說送金珠啊。送金楊和金柳啊,她們兩個都不小了,都會自己做事,留金珠在家帶著金牛。不是正好?”

楊大力當然不希望把金珠送走,這樣的話那兩個小的生活不能自理,豈不是要住到他家去?

“那個。小燕啊,左右以後也是你當家。這聘金我先欠著行不行,還有,那幾個娃,都能自己照看自己了,就別,別,別。。。”楊大山說不下去了。

讓他把自己的孩子送走,這話他實在是說不出來,再說了,李家都恨死他了,金楊和金柳去了以後能有好日子過?

“大山,你這人可真不實在,你家又不是拿不出兩萬塊錢來,我們也沒朝你多要,你口口聲聲說喜歡我妹子,連兩萬塊錢都不想掏,我看你的喜歡也不值幾個錢嘛。”西鳳說。

“大嫂,我有多少錢小燕心裡清楚,成親後我就給小燕,我沒撒謊。”

“你是沒有兩萬塊錢,可是你女兒有啊,你家金珠得了這麼多錢,她才多大,這錢能放一個孩子手裡?還不得給你這個當爸爸的拿著?”孫志強說。

“金珠?她能有多少錢,也就幾千塊錢,那錢給她留著當明年的花銷,明年一年我就不用給他們錢了。”

“哄鬼呢,才幾千塊?少說也有一兩萬塊錢。村子裡給了兩千,鎮子裡給了兩千多,縣裡聽說給了五千,市裡給多少我就不清楚,只能比縣裡多不會比縣裡少。”孫志勇說。

“還有那兩頭賣豬的錢呢,這可不就有兩萬塊錢了。”西鳳補了一句。

“能有這麼多?”楊大山不大相信。

昨天他問金珠了,金珠雖然沒說具體數,可她就一口咬定就剩幾千塊錢。

孫母和孫父見楊大山不像是撒謊,顯然是不知情的,看來這個叫楊金珠的孩子確實有點心機。

“這樣吧,大山,我也不為難你,你自己掂量著辦,要麼,送兩萬塊聘金來,要麼,把孩子送走兩個,三個條件你總得答應我們兩個吧?”孫母說。

她倒不是非要這兩萬塊錢的聘金,而是想試試楊大山會做什麼樣的選擇,也想試試楊大山能不能把他的女兒拿住。

“這?”楊大山還想說什麼,被孫小燕攔住了。

“大山,就聽我媽的吧。”孫小燕也覺得她媽媽提的這個二選一太好了。

她正想怎麼治治金珠呢。

反正不管楊大山怎麼選,吃虧的都是金珠。

楊大山耷拉著腦袋空著手回家時金珠和金牛正坐在桌子上吃麵條,中午就他們兩個人吃飯,金珠也就想簡單吃點,用昨晚的紅燒肉下了兩碗麵條。

“這麼快回來了?沒吃飯吧?”金珠看了看電視機旁的小鬧鐘,剛十二點半。

“就你們兩個,金楊和金柳呢?”

“出去挖冬筍了。”金珠沒法撒謊,村子裡有人看見了,早晚會傳到楊大山的耳朵裡。

“金珠,你跟我說實話,你手裡究竟有多少錢?”楊大山倒是沒大留心金珠的話。

他以為金楊和金柳也就是小打小鬧挖點冬筍給家裡添個菜,他現在關心的是金珠手裡是不是真的有兩萬塊錢。

“還有七千多。”

“不可能,你給我說實話。”楊大山拍了下桌子。

這個家根本沒有添置什麼新東西,只不過孩子們換了兩件新衣服,他才不信這點東西能花去一萬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