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一百零九章 都想分一杯羹

孫小燕見從金珠嘴裡討不到便宜,只好拿楊大山撒氣,追著楊大山問金珠準備拿多少錢出來蓋房。

楊大山本想撒個謊,說三萬,可又怕說漏了到時更不好收場;還有一點,錢不夠他是打算去借的,可借錢總是要還的,如果現在不說清楚,以後孫小燕管錢,他拿什麼去還人家?

孫小燕一看楊大山滿臉的為難樣,便知道金珠準是打算一毛不拔。剛要開口喊金珠下來掰扯掰扯,轉念一想,一會還得去楊大壯家,依金珠的個性,沒準會鬧得外人盡知,以為她孫小燕剛一回家又開始算計金珠的錢。

算了,先忍一忍。

正暗自琢磨時,只見金珠和金牛兩人都穿著一身苗裝下來了。

寨子裡的習俗,喬遷新居時要把傢俱放在大門前,小孩子們要圍著傢俱跳舞,大人們吹蘆笙。

這個跳舞也有講究。小孩子們先圍一圈,象徵著苗家的希望和未來;外一圈是姑娘們,象徵著美麗的花朵;再外一圈是小夥子們,象徵著家族的人丁興旺;然後是老人們,表示苗家兒女在老人們的培養教育下一代一代茁壯成長。

所以金珠和金牛都換上了民族服裝,這種場合必須去捧場。

不知為什麼,孫小燕看著眼前明亮的少女,心裡竟起了幾分妒忌之心,妒忌金珠的年輕,妒忌金珠的才貌,妒忌金珠的高貴。

不對啊,她怎麼會想到了高貴這個詞,這丫頭不就是一個地道的泥腿子出身嗎?哪裡來的高貴?

還有,金珠明明沒有見過什麼世面,去過的最大的地方就是縣城。平日裡除了上學就是跟雞鴨鵝和豬為伍,可她身上竟然找不到一點村氣?

這就讓孫小燕百思不得其解了。

難道唸書對一個人的改變真的有這麼大?

金珠從樓梯上下來,見孫小燕呆呆地看著自己,走到她站住了,看著她,問了一句“有事?”

“沒,沒什麼。你們現在就走?”孫小燕慌亂地搖搖頭。以為自己的心思被金珠看出來了。

“不早了。”

“哦。那你們先去吧。”孫小燕說完忽地又想到了什麼,忙又說“別,你們還是先等等我吧。下了這麼多天的雨,我怕路滑,你扶著我去吧。”

她是想扶著金珠過去,讓村民們看看她和金珠兩個親如母女一般。這樣的話,那些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她是想到了去年正月臨走之前鬧的那一出。去了一趟銀行不僅沒算計到金珠的錢,回來還被村子裡的幾大族老罵了一頓,害得她和楊大山第二天一早灰溜溜地離開。

所以,她想借著這個機會扭轉一下村民們對她的看法。畢竟這次回家她不是小住。

可惜,金珠壓根就不配合。

“還是讓我爸扶著吧,我笨手笨腳的要是連累到你磕了碰了就不好了。”金珠說完看都不看孫小燕一眼。直接領著金牛出了門。

她倒是沒去想孫小燕是什麼用意,但是以前的將軍府裡沒少因為後院的那些太太、夫人、小妾、姨娘們落胎鬧得烏煙瘴氣的。所以這個時候她是絕對不會去靠近孫小燕的。

“大山。你這個女兒到底是什麼人?”孫小燕又吃了一回閉門羹,氣得咬牙切齒的。

“小燕,走吧,我扶著你,你要不要換件衣服?”楊大山直接忽略了那個問題,看著孫小燕身上的大肥棉襖問。

估計今天去的人大多數都會穿苗裝,就連楊大山自己也換上了一身苗衣,這衣服還是那年結婚時孫小燕送她的呢。

“換什麼換?那衣服我現在哪裡穿得下?”孫小燕說完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可巧這個時候肚子裡的孩子動了一下,孫小燕臉上的表情這才柔和了些。

對啊,她也會有自己的女兒,她的女兒肯定比金珠幾個貼心多了,她一定要把自己的女兒打扮得像城裡的孩子一樣漂亮可愛,一定要好好培養自己的女兒,將來一定得比金珠幾個沒人管沒人要的孩子強。

想到城裡的孩子,她又有些懷疑,自己把錢拿出來在鄉下蓋房子到底是對還是不對,鄉下長大的孩子跟城裡長大的孩子能一樣嗎?

正想著這個問題時,只見楊小紅和吳小偉上門來了。

他們兩個是來給周水仙送年禮的,得知楊大山回來了,順便過來看看。

“大山,小燕,聽說你們兩個這次回來也打算不走了,是不是真的?”楊小紅問。

“暫時是這麼想的。”孫小燕說。

楊大山聽了這話看了孫小燕一眼,兩人不是說好了在老家蓋房常住嗎?怎麼又來了一個暫時是這麼想的?

“暫時?我怎麼聽大力說,你們打算在這裡蓋房?”楊小紅看看孫小燕又看看楊大山。

“還沒最後定下來,也就是先想想,錢也不夠。”孫小燕又搶在楊大山面前開口了。

“要我說,這鄉下蓋房有什麼好的,我跟你們說,大力一家放著現成的大房子都不想要,他們一家年後要搬到縣城去,這事你們知道吧?”

“好像聽大力提了一句。”這回換楊大山說話了。

這事他還沒來得及跟孫小燕說呢,他是怕孫小燕知道改變主意,也想去城裡買房。

說實話,楊大山並不想去城裡,他知道自己沒什麼本事,去縣城之後他拿什麼養家?

在這鄉下,好歹守著幾畝田地,聽金珠的話,多養些雞鴨鵝,閒暇時去做幾天短工,肯定能混個溫飽。

就像是金珠說的那樣,以前他一個人養四個孩子,現在他們兩個養一個,還有一點積蓄,這日子能過不好嗎?

“是嗎?他們買房了。在哪裡買的?花多少錢?”孫小燕倒是對這個話題有興趣。

得知楊大力兩口子花三十萬在縣城買了一套一百三十平米的大房子,又花了五六萬塊錢裝修,還花了三萬多塊錢買了一輛麵包車,孫小燕默算了一下,如果加上他們搬家需要的傢俱和家電,這一番折騰就花去了四十多萬。

而這兩人在外面打了十年的工,手裡的錢不過七十萬。這一下就去掉了一半多。這一家子以後怎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