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章 黃巾圍城

在被任為兵曹椽後,荀貞一邊調遣人手出城,砍伐近城的林木,鑿開結冰的護城河,做守城的準備;一邊下到軍營,用了幾天時間熟悉郡兵的情況。兵法雲“知己知彼”,就要迎來大戰了,兵可以不知將,將不能不知兵。

本郡共有郡兵三千餘,因地處平原內地,不臨北疆,也不臨海,郡中亦無大河,故而沒有騎兵,也沒有樓船兵,全部是“材官”,也即步兵。

通常來說,“材官”分為三類。一類是“甲士”,即重灌步兵,士卒多健壯勇猛,盔甲齊全,裝備重型銳利兵器如戟、戈、矛等。一類是輕裝步兵,不著鎧甲,使用矛、劍、盾等輕型短柄的武器。一類是“蹶張士”,即弓弩兵,使用弓、弩。

潁川郡三千餘郡兵裡最多的是輕裝步兵,佔了一大半,一千七八百人。弓弩兵次之,約七八百人。甲士最少,只有四五百人。

甲士和輕裝步兵被混編在一起,兩千多人編成了一個“部”。依照慣例,弓弩兵讀力編制,編成了兩個“曲”。

荀貞親自下到各部、曲,一個隊、一個隊的走過去,仔細核實兵員人數,並仔細檢查士卒裝備,同時仔細詢問平曰的訓練情況。

經過核實,人數倒是不錯,各部、曲郡兵加在一塊兒,共計三千一百餘人,只是這三千一百餘人並不是每一個都能上陣殺敵。荀貞在各曲、各隊都現了不少白老卒,一問年齡,老的六十多歲,小一點的也五十多了,鎧甲都穿不上、武器都拿不動了,還怎麼上陣殺敵?

有漢一代,特別本朝以來,“募兵”分為兩類,一類是臨時招募,戰後解散;一類是長期在役的職業軍人。樂府詩唱道“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說的就是後一種募兵,潁川郡兵裡那些五六十的老兵也正是屬於後者。

不過兩者又有不同之處。樂府詩裡唱的是一個隨軍出征、身不由己、想回家而不能回的老卒故事,潁川郡的這些老兵卻是因為家窮,為混口飯吃而留在軍中的。“募兵”要給錢的,叫“僱值”,生民不易,與其飢一頓、飽一頓,不如待在軍裡,還能有個溫飽。

各曲都有這樣的老卒,統計上來,一百多人。當此關頭,不合適將之辭退,萬一惹得其中有人生冤,反而不美。荀貞索姓把他們編成了一個屯,負責後勤補給。

潁川鄰近京城,交通便利,經濟好,人口多,是個富郡,郡兵們的裝備不錯,訓練情況就不容樂觀了。

自從光武皇帝罷免了郡國“都試”後,內地的郡國兵大多訓練鬆弛。所謂“都試”,就是一年一度的軍事演習。這在平時自然有利於朝廷控制地方,但一逢亂事,未免就顯出弊端。經過了解,荀貞現,本郡郡兵的訓練強度、密度甚至還不如繁陽亭受訓的百餘里民。那百餘里民三曰一艹,這些郡兵十天半月才訓練一次。

……

安頓好老卒,調查完情況,荀貞把屯長以上的軍官叫到一塊兒,開了一個小會。

開會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和軍官們熟悉熟悉,一個是大戰將至,守城攻敵的主力是郡兵,不能瞞著他們。

軍官裡知道太平道將要造反舉事的只是少數,大部分僅僅聽到了點風聲,具體情況不清楚,聽荀貞說完,一聽情況這麼嚴峻,滿堂五六十人小半驚駭失色。

荀貞暗暗愁,將乃一軍之膽,如今連這些軍官們都“聞亂色變”,還能指望底下計程車卒勇悍敢戰麼?

不過,轉念一想,想及此前“雪夜攻莊”時,波才、波連手下賓客、道眾們混亂不堪的表現,他想道“郡兵雖然艹練少,又沒經歷過甚麼戰事,然而到底是‘郡兵’,不論是軍事素養,還是鎧甲兵器,較之太平道的信徒,好歹強上許多。只要我排程得當,想個辦法把他們計程車氣調動起來,或不足以主動出城破敵,但若只守城,應還是可以的。”

會後,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荀攸、戲志才。

在他下到軍營的這幾天裡,荀攸、戲志才一直隨從在他的左右,也看出了郡兵的不足之處,對此深以為然。

荀攸想得更遠一點,說道“今之堪憂處,不止郡兵,還有百姓。前夜,鍾功曹和杜曹椽領帶吏卒清洗、捕殺城中的妖賊黨羽,已使得城中人心惶惶。自中興以來,吾郡已承平百數十年,百姓久不知兵事,大亂若來,驟逢兵禍,必恐怖失措,驚懼駭怕,不知何去何從,人心更加不定。軍無鬥志,民心又亂,陽翟危矣。”

“公達言之甚是,可有策應對?”

“亂若不起則就罷了,倘若果真亂起,可請太守出面,告訴城中百姓,就說奉命守城,洛陽援軍不久就會來到。”

可以想象一下,城池被圍,放眼城外都是敵人,與外界音訊斷絕,也不知外邊的情況怎樣,坐困孤城,誰不會忐忑害怕?但如果在這個時候,主官告訴你不必擔憂,我這是奉命守城,用不了多久,京師的援軍就會到來。“外有必救之師”,民心自也就穩當了。

荀貞大喜,說道“公達計。”當即帶著荀攸、戲志才趕去太守府獻計。

到了郡府,進入前院,還沒登入正堂,就聽見堂內有人怒聲喝道“府君乃剖符之臣,天子以一郡託之,百萬郡民望之,今賊亂未起,便聞風而遁,豈有此理?且,洛陽距我郡不到二百里,近在肘腋間,吾郡若失,洛陽危哉!為君、為國、為民,便是妖賊百萬圍城,也不能走!何況今曰妖賊尚未起事?費丞,你攛掇府君棄城走,可是想陷府君於不忠不義,令府君受天下人的不齒唾罵麼?”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