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章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

自驅逐梁期令以來,除治賊安境、勸農耕桑之外,荀貞數月無動靜,忽然一大早令郡賊曹掾欒固捕拿郡丞,事前毫無徵兆,很快這件事傳遍鄴縣,一縣震驚。

郡太守在郡中雖有監察之權,可監察郡內所有的吏員,但通常來說,郡太守很少會採用“捕拿”這種激烈的方法來收拾不法的吏員,特別是對長吏尤為寬容,大多是採用驅逐的辦法,如荀貞此前驅逐梁期令,或利用抓住了郡縣長吏的把柄這點促使其改投到自家門下,如荀貞得鄴縣令為己用,而今荀貞卻毫無預兆地直接派人去拿下了李鵠、將其下獄,可謂雷霆手段。

魏郡已經多年沒有見過這種事情了。

鄴縣內上至士紳、下至黔,聽說後無不大為震動。

又在聽說了荀貞為何捕拿李鵠的原因後,縣人們更加震動了。

李鵠既然遣手下的親信佐吏刺死了李驤?

李鵠和李驤無冤無仇,一個在鄴縣當郡丞,一個在繁陽當守繁陽丞,李鵠為何遣人去刺死李驤?心思靈便的人隱約猜出莫非這是針對荀貞的?難不成這件事是趙家指使的?

李驤是荀貞的信用之人,這一點縣人皆知,李鵠和趙然關係密切,這一點縣人也是盡知,李鵠遣人刺死李驤,怎麼看都怎麼像是因為趙然和荀貞的矛盾而導致的。

但趙然和荀貞的矛盾為何導致李驤被刺?

荀貞手下的信用之人很多,李驤只是其中一個,且李驤還算不上是最得荀貞信用的,趙然如想斷荀貞之臂膀,他應該指使李鵠派人去行刺荀攸、許仲,至不濟,也該行刺守繁陽令宣康等人,卻為何單單行刺李驤?

聯絡到李驤是黃巾降賊的身份,再聯絡到趙然和荀貞“勢不兩立”的架勢,有人猜出了原因此或是因為趙然想收買李驤、欲得荀貞隱私,結果不成,恐為荀貞知,故令李鵠遣人刺之。

沒有一個人想到李驤卻不是被李鵠刺死,而竟是被荀成派人刺死的。

這卻也不怪他們想不到這一點。

因為事情的真相實在是太“駭人聽聞”了,誣陷郡丞可是重罪,誰也想不到荀貞敢這麼幹的。

況且,就在李鵠被捕的當天上午,郡府裡傳出小道訊息,說荀貞親自去見了李鵠,當面痛罵李鵠,質問他為何要刺死李驤,併為李驤被刺身死一事失態慟哭,連呼“還我忠義伯欽、還我忠義伯欽!”要非被欒固、辛璦、典韋等人攔住,險些當場就手刃了李鵠。

荀貞表現得這麼傷痛,誰能想到李驤是被他下令殺死的?

荀貞的這份傷痛有五分是假,但也有五分是真,李驤雖非帥才,然卻也是一個可用之人,荀貞對他也是很喜愛的,最終卻不得不親下命令將其殺死,其中的滋味外人難知。

此外,荀貞口口聲聲說李驤“忠義”,這一點似也印證了李鵠之所以派人刺死李驤是因為收買李驤不成。

總而言之,凡是聽聞此事之人,沒有一個想到荀貞這是在誣陷李鵠,並且縱是親附趙家之人亦不由為李驤嗟嘆,——兩漢的世風重義輕死,便是趨炎附勢之輩對重義之人也會很敬重。

李驤被趙然收買到之事只有荀貞、荀成、程嘉、宣康等寥寥數人知道,連許仲、江禽、辛璦等都不知道。辛璦奉荀貞之令,率騎兵入城,來到太守府後知道了這件事,他以為李驤真是因為不肯投靠趙然而被刺死的,當時對荀貞慨然嘆道“恨不知伯欽忠義,未能早與結交!”

幾天後,在郡南屯田的江禽獲知了此事,他專門派人送信給荀貞,信中寫道“昔禽與伯欽因小故而生隙,今乃知伯欽忠義,禽深悔之。伯禽有小妻二人,今其身死,未知其小妻如何?如其小妻不願再嫁,禽願為伯欽養之,如兄嫂事之。”

李驤被趙然收買到之事,荀貞也不知他有否對他的兩個小妻說過,豈會留此後患?他的這兩個小妻也被荀成派去的人刺死了。

荀貞回通道“伯欽之二小妻同遇刺而亡。昔卿與伯欽之隙,無論是誰之過錯,皆小節耳,天下之事,大節無過‘忠義’二字,今伯禽雖死,忠義存於世,卿能棄舊曰之小怨,願養伯欽之小妻,亦義士也。”

當然,江禽的這封信和荀貞的回信已是幾天後的事兒了,在捕拿了李鵠下獄的這一天,荀貞在知道了趙家並無異動之後鬆了口氣,他在見過李鵠、當面質問並失態慟哭之後,叫欒固將其轉交給郡決曹掾霍衡,令霍衡立刻開始審訊李鵠。

欒固在這個時候請荀貞屏退左右,對荀貞說道“固捕李鵠時,李鵠為求生,口不擇言地哀求固,聽其意思,好像趙家的趙然許給了程嘉一個孝廉郎。”

荀貞臉上的淚水尚在,他一邊抹去淚水,一邊說道“欒卿,你可知伯欽緣何被李鵠遣人刺死?”

欒固從趙然許給程嘉一個孝廉郎這件事裡隱約猜出了一點,口中答道“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