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章 張長詈罵府門外

兗州一戰結束已有月餘,時入仲夏。

天氣漸漸變得炎熱,小半個月不曾落雨,日頭曬下來,把昌邑縣城周邊田野上的麥子等作物都曬得有點蔫了。廣闊的田地上,倒是不像去年黃巾亂時那般荒涼,青翠的麥叢間,時見有三三兩兩的農人,或者在除雜草,或者在從田邊的溝渠中引水,細心地澆灌乾燥的土地。

這些農人,泰半是本地的土著,少數是外來的流民。

不管是土著,抑或是流民,便在一個多月前,他們中的大部分都還在給昌邑當地豪強大族家的當徒附,以給豪族做牛做馬地種地,來換取少量的糧食餬口。

但在荀貞從徐州調來了大量的牛、糧種等物,經荀攸等,分給了他們,荀攸並把無主的荒田,亦按每戶的人口多寡,多少不一地分給他們,最關鍵的是,荀攸且明白地向他們許諾,每年的租稅,每畝地只收糧四升,每戶出絹二匹、綿二斤而已以後,他們一下有了營生的基礎,於是,就6續地從豪強大族的門下脫離出來,重新成為了漢家的編戶齊民。

田邊的溝渠是此前在昌邑、山陽做過長吏的幾個官員,先後興建而成的,其溝渠中之水,皆是從北邊的泗水引來。

溝渠的兩岸,長著成排的楊柳,被風一吹,枝條搖擺,鵝毛也似的白絮便漫天地拋灑。

下午時分,正是天氣最熱的時候。

一輛黑色的軺車,吱吱呀呀地沿著溝渠邊的道路,由北而來,往昌邑縣城去。

車上坐了一個士子,這人個子低矮,坐於車內,頭只比兩邊的車欄高出不多,然只見他以跪坐的姿態,挺胸昂,雙手置在腿上,卻是一副驕傲的神氣。

正是不久前在荀貞宴請兗州士人的酒席上,諷刺侮辱荀貞,一心求死的那位壽張狂士張長。

那天在昌邑郡府的宴上,張長數次羞辱荀貞,然而荀貞沒上他的當,他卻是求死不能,後來宴會散了,他就怏怏不樂地回了壽張。便在前幾天,他終是憤懣難抑,遂決定二來昌邑。

換言之,他這次來昌邑,與上次來時的緣由一般無二,仍是來尋釁找死的。

對溝渠兩邊田野中與去年截然不同的變化,和田野上雖然勞累,卻疲累中滿是喜悅的農人們,張長視而不見。

他昂著頭,迎著已然在望的昌邑縣城,目光中透出了複雜的光芒。

這光芒,有對荀貞這個亂臣賊子的痛恨,有對兗州被徐州侵佔的痛心,也有一種決意為兗州、為漢家犧牲自己的勇氣,並及因想到如果自己犧牲之後,兗州與別州各地計程車人在談到他時,會都是多麼的惋惜和佩服,他張長的名字自此就能響徹海內而產生的興奮和自豪。

他暗下決心,想道“荀公達用些牛、糧、田等類的小恩小惠,施捨與我兗百姓,賤民愚昧,不知大義,若無人及時地挺身而出,也許我兗的民心,就要被荀貞這個賊子給收攬過去了!遍數我兗士人,除了我,又有誰敢於挺身而出呢?此即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捨我其誰。我這一回來,一定要做驚世之鳴,不死不休!”

深深地浮起了為自己感到悲壯的心態,張長眼眶一紅,竟差點為自己落下淚來,他趕忙攥緊拳頭,把淚水忍了回去,又想道,“我是要做英雄烈士的!我怎麼能哭呢?我不能哭!”

保持著這種悲壯而又自以為堅強的心態,張長的坐車駛入了昌邑縣城。

趕車的奴僕問道“郎君,去哪裡?”

張長咬著牙說道“去州府!”

奴僕覺得他的神情不太正常,然不敢多問,就把車子趕到了州府的門外。

張長從車上下來,整了下衣冠,問那奴僕,說道“我怎麼樣?”

奴僕不知其此問何意,茫然說道“郎君,什麼怎麼樣?”

“我的衣冠!收束好了麼?”

奴僕恍然大悟,連忙答道“好了,好了!”

張長伸手,說道“給我劍!”

劍者,君子之武備也。身為君子,不可不攜劍。

奴僕將他的佩劍奉上。

劍長三尺,張長的個頭實在是太低了,劍往腰間一插,劍鞘的底部就離地面不遠。張長把劍鞘整好,確保了其不會影響自己雄邁的腳步之後,乃即朝府門行去。

此時的天空上,沒有一絲雲彩,空氣又悶又熱,好像擦個火星就能點燃似的。

有些飛蟲和蒼蠅在空中嗡嗡的飛,那一片微弱的聲音,更叫人覺得煩躁。

府門的值班吏員早就看到張長了。

見張長似是要往府內闖,吏員不知他的底細,觀其穿戴,是個士人,便攔住他,一邊揮驅飛蠅,一邊還算客氣地問道“足下何人?”

張長仰臉,傲然答道“吾壽張張長是也!你去把荀攸叫出來,命他來拜見於我!”